劉慧翔:用心鑄造風光路商圈新引擎
摘要:從風光路商圈破舊立新的精準代表建議到業態升級的躬身實踐,從破解行車難、停車難的“硬聯通”到打造便民生活圈的“軟融合”,劉慧翔用近30年的堅守與奮斗,詮釋了基層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 張新理
初冬微寒,駐馬店市區風光路中段的北京商場卻暖意涌動。綠植花墻錯落有致,藝術座椅點綴其間,水景與燈光交織成趣。這一切變化的背后,離不開驛城區人大代表、北京商場董事長劉慧翔近30年的堅守與探索。

劉慧翔(右二)用近30年的堅守與奮斗,詮釋了一名基層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她不僅帶領企業馳騁于商海,更為助推風光路商圈提質升級作出貢獻。(資料圖片)
“把顧客當家人。”這不僅是北京商場的服務理念,還是劉慧翔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初心。她將便民服務區、環衛工人取水點、寵物寄存室等融入商場改造,讓商業空間成為社區的延伸。在她看來,“商業的本質不僅是交易,還是人與人的連接”。
風光路商圈曾見證駐馬店商業的輝煌,然而隨著城市多中心化的發展,風光路商圈逐漸陷入“成長的煩惱”:道路單行道造成停車難、業態陳舊、年輕客群流失……“我們不能讓風光路商圈成為被時代遺忘的角落。”劉慧翔說。
“如何對風光路商圈進行全面升級?如何打造市中心城區核心商圈,引領消費潮流?”在劉慧翔看來,要實現風光路商圈的振興,就必須對癥下藥,既要解決當前迫在眉睫的“硬傷”,也要謀劃長遠發展的“軟實力”。良方一,打通“血脈”,破解交通桎梏。良方二,融入社區,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良方三,業態升級,瞄準“年輕力”與“新潮流”。
“在依法履責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人大代表不僅是一個稱號,還是一種榮譽、一種責任。”劉慧翔表示,人大代表的身份意味著必須主動作為,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維護民利,才能真正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馳騁商海幾十年,劉慧翔始終保持低調、謙和、奮進的姿態。她密切關注行業動態,不斷思考如何推動風光路商圈提質升級,始終將企業經營與履職實踐緊密融合,用履職中洞察到的民生需求指導企業經營方向,用企業經營的成功經驗反哺履職建言的深度與精度。
“經營企業不是追求利潤和規模最大化,而是為了城市更美好,推動社會共同進步。”劉慧翔的這句話,道出了她作為企業家和人大代表雙重身份下的核心價值追求。
當前,驛城區正通過黨建引領的商圈治理模式,穩步推進風光路商圈的振興計劃,并通過增強服務功能、舉辦特色品牌活動、塑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等措施,加快完善現代商貿服務業體系,為風光路商圈匯聚商機、提升人氣、重塑品質。
從風光路商圈破舊立新的精準代表建議到業態升級的躬身實踐,從破解行車難、停車難的“硬聯通”到打造便民生活圈的“軟融合”,劉慧翔用近30年的堅守與奮斗,詮釋了基層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如今,行走在逐漸煥發新生的風光路商圈,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商業的回歸,還是一種城市活力的重生。劉慧翔用實際行動證明:風光路商圈并非注定衰落,只要找準方向,勇于探索創新,同樣能綻放超越過往的璀璨光芒。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