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嵩山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 聚焦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
摘要:11月21日至23日,第十四屆嵩山論壇年會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為主題,設立“精神人文主義視域下的認同與對話”“全球化潮流中的文明對話”及“人工智能與社會倫理”三大議題,海內外眾多專家學者齊聚燕園,展開跨文化、跨學科的深度交流。

年會主題: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
11月21日至23日,第十四屆嵩山論壇年會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為主題,設立“精神人文主義視域下的認同與對話”“全球化潮流中的文明對話”及“人工智能與社會倫理”三大議題,海內外眾多專家學者齊聚燕園,展開跨文化、跨學科的深度交流。

葛劍雄先生學術報告會:天下之中——中華文明的核心
作為本屆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1日上午,論壇特邀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先生赴豫,以《天下之中——中華文明的核心》為題作嵩山大講堂學術報告。葛教授從歷史地理與文明演進的雙重視角,系統闡釋了嵩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并就中原文化的當代轉化與創新提出建設性思考,為推動河南的文化強省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受到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嵩山論壇組委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原主任楊麗萍主持開幕式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王中江開幕致辭

登封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宏偉開幕致辭

論壇現場
11月22日,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大學對外交流中心舉行。嵩山論壇組委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原主任楊麗萍擔任主持。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會長王中江在致辭中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在思想文化領域經歷從文化開放、文化反思、文化認同到文化融合和文明對話的不同階段。他指出,真正的文化認同應立足于文化創造與價值信仰,推動新哲學與文化形態的構建。登封市政協主席張宏偉在致辭中強調,嵩山文化融匯儒釋道、貫通天地人,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根脈。嵩陽書院、少林寺、中岳廟、“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等文化瑰寶既是登封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登封作為嵩山論壇發起地,始終以守護根脈、傳承薪火為己任,將持續推動嵩山文化在學術研究與當代實踐中煥發新生。

嵩山論壇組委會主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國際哲學院院士兼副主席杜維明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鄭州大學哲學學院特聘首席教授何懷宏

國際哲學學院院士、羅馬第二大學哲學史教授理查德·波佐(Riccardo Pozzo)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長江商學院主任王建寶主持主題對話
本次論壇設置“主題對話”與“主題研討”兩大環節。主題對話由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王建寶主持,嵩山論壇組委會主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國際哲學院院士兼副主席杜維明、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國際哲學學院院士、羅馬第二大學哲學史教授理查德·波佐(Riccardo Pozzo),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姚新中,東南大學人文資深教授樊和平,澳門大學哲學系教授漢斯-格奧爾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等學者,圍繞“精神人文主義視域下的認同與對話”展開深入探討。學者一致認為,在當今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應在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探索“中道”智慧,以精神人文主義安頓個體與共同體,以文明對話消弭隔閡與沖突。


學者現場交流
主題研討分別聚焦“全球化潮流中的文明對話”與“人工智能與社會倫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慶杰、諾丁漢大學商學院教授富萍萍、北京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王小塞(Sunday Grève Sebastian)、北京大學世界倫理中心人工智能與應用倫理項目主任周守晉、北京大學教授宋豫秦、東南大學副教授吳蕊寒、鄭州大學副教授楊超等參與發言。學者們就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挑戰展開哲學反思,提出“AI何以‘成人’”的根本之問,并從儒家“身心之學”出發,探討“為機器立心”的倫理邊界,共同呼吁構建以“仁”為核心價值的技術治理框架,使AI成為促進文明互鑒的橋梁,而非加深隔閡的鴻溝。

嵩山論壇組委會主任,河南省政協第十一屆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廣智閉幕致辭

十三屆河南省政協委員、嵩山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常艷主持閉幕式
11月22日下午,論壇舉行閉幕式。十三屆河南省政協委員、嵩山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嵩山書院理事長常艷擔任主持。嵩山論壇組委會主任、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張廣智作總結發言。他強調,文化認同是文明對話的基礎,文明對話則是推動文化認同深化與拓展的重要路徑。在全球格局與技術秩序雙重變革的今天,文明對話不僅是理念共識,更是關乎人類共同未來的實踐課題。他代表組委會向北京大學、杜維明先生及歷屆與會的海內外學者專家表達誠摯謝意,感謝他們十余年來對論壇的持續支持與智慧貢獻。

與會嘉賓合影
第十四屆嵩山論壇由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河南省華夏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基金會、嵩山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歷經14載發展,嵩山論壇年會已相繼邀請到了一大批國際哲學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各國政要,和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參會,累計舉辦學術活動數百場,逐步構建起立足中原、溝通世界的文明對話平臺。未來,嵩山論壇將繼續深化華夏文明的現代闡釋與國際傳播,推動學術智慧與時代發展深度融合,為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對話新格局持續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