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報小記者活動走進西平三里灣小學
摘要: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張新芳老師現場動手教孩子們“玩”起了面塑。活動在快樂中結束了,該校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三里灣小學一向重視素質教育,經常開展各種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晚報組織的這場活動不但豐富了校園生活,還將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的文化自信。”
非遺傳人展技藝 作家現場講作文
——天中晚報小記者活動走進西平三里灣小學
記者 許靜/文 趙永濤 陳培/圖
初冬午后,溫暖的陽光灑滿西平縣三里灣小學,暖陽輕撫著孩子們的臉頰,讓人心生暖意。校園里,一場由《天中晚報》組織策劃的“非遺文化進校園,散文作家講寫作”的小記者活動正在快樂進行中。

為了更好地開展小記者活動,11月20日下午,天中晚報特邀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理事余永亮老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張新芳老師,以及駐馬店日報攝影記者趙永濤老師,為該校小記者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化大餐。

“為什么寫作文時總覺得沒東西可寫呢?是因為我們缺少真實體驗。今天,咱們天中晚報給大家帶來了一節精彩的寫作活動課……”散文作家余永亮老師的開場白讓在場的學生充滿了期待。緊接著,非遺傳承人張新芳老師向學生展示了自己的部分面塑作品,栩栩如生的盤古、活靈活現的哪吒,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人物造型讓孩子們嘖嘖稱贊。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張新芳老師現場動手教孩子們“玩”起了面塑。
“同學們,大家都觀察到了哪些細節?”余老師把握時機、循循善誘。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和余老師互動起來。“我觀察到了人物的動作。”“我發現了人物表情的變化。”聽著孩子們的回答,三里灣學校的老師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更好地拍攝活動視頻,攝影記者趙永濤啟動了無人機進行航拍。孩子們揮舞著手,用歡呼聲與無人機快樂互動著,歡聲笑語回蕩在校園里。趙永濤嫻熟地操控著無人機,用精湛的攝影技術捕捉新聞畫面的同時,也為孩子們帶來了驚喜和歡笑。

在笑聲、掌聲和歡呼聲中,非遺傳承人張老師帶領十幾個孩子捏制著作品。張老師巧手靈動、耐心指導,孩子們認真觀察、用心學習。不一會兒,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便誕生在張老師和孩子們的指尖。孩子們不禁佩服起張老師的面塑技藝,并由衷為非遺文化點贊。

“其實,西平也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比如棠溪寶劍鍛鑄技藝、嫘祖祭典、大銅器等,這些都是我們擁有文化自信的來源。”活動中,說起非遺文化,余老師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太棒了,今天的小記者活動,既讓我們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又提供了寫作文的素材,真是一舉兩得啊!”現場的學生開心地向記者講述自己的收獲。
活動在快樂中結束了,該校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三里灣小學一向重視素質教育,經常開展各種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天中晚報組織的這場活動不但豐富了校園生活,還將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的文化自信。”
責任編輯:王顥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