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時代發(fā)展足跡|“硬核”港口,何以鏈接全球?
摘要:寧波舟山港融合5G、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速“2+1”智慧碼頭建設:梅山港區(qū)建成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遠控橋吊和遠控龍門吊集群,甬舟碼頭形成“遠控岸橋+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軌道吊”作業(yè)模式,鼠浪湖碼頭創(chuàng)新離島智能化礦石碼頭運營模式。
中新網11月24日電(記者 李京統(tǒng))“看看這壯觀的場面。”
這是2020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qū)碼頭俯瞰港區(qū)全貌時說的一句話。
雨中的穿山港區(qū)碼頭,整齊的集裝箱連片堆放,巨型橋吊林立,一眼望不到邊,作業(yè)現場緊張忙碌而又井然有序。
“港口是支撐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樞紐性設施,你們是一支非常硬核的突擊力量。”面對港口職工,習近平總書記稱贊道。
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約95%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量通過海運完成。
東海之濱,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寧波舟山港,便是當下中國加速連通世界的一個窗口。

資料圖: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qū)的無人駕駛智能集卡有序行進作業(yè)。中新社記者 王逸飛 攝
自2009年起,寧波舟山港已16年蟬聯全球貨物吞吐量榜首,集裝箱吞吐量常年穩(wěn)居世界前三。
翻開中國海岸線地圖,寧波舟山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面朝太平洋主航道,背靠長三角經濟圈,恰好落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
交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寧波舟山港在長江經濟帶發(fā)展、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等國家戰(zhàn)略中的地位也愈發(fā)凸顯。
寧波、舟山近在咫尺,原先卻是各自為政的兩個港口。2006年1月1日,“寧波——舟山港”整合誕生。同年12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準箱。
到了2024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約13.8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930萬標箱,擁有兩座“千萬箱級”單體集裝箱碼頭。截至9月11日,寧波舟山港港口2025年的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準箱,較去年提前23天,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硬核實力的背后,離不開智慧化的加持。
通過遠控橋吊作業(yè)、“無人駕駛”集卡應用等,寧波舟山港正書寫“智能革命”的故事。
寧波舟山港融合5G、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速“2+1”智慧碼頭建設:梅山港區(qū)建成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遠控橋吊和遠控龍門吊集群,甬舟碼頭形成“遠控岸橋+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軌道吊”作業(yè)模式,鼠浪湖碼頭創(chuàng)新離島智能化礦石碼頭運營模式。
寧波舟山港的開放速度,還在加快。
今年9月,“中歐北極快航”成功通航,從寧波舟山港到英國弗利克斯托港只用了20天,較傳統(tǒng)航線縮短約20天,單程碳排放量直降約50%。同時,寧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線網絡上的“最后一塊拼圖”也正式補齊——從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到北冰洋,寧波舟山港全面貫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只有開放的中國,才會成為現代化的中國。連通全球600多個港口的寧波舟山港,是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腳步不停——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擴大對最不發(fā)達國家單邊開放;持續(xù)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造業(yè)外資準入全面放開;擴大自由貿易區(qū)網絡,多個自貿協(xié)定生效實施;放寬優(yōu)化過境免簽政策,掀起“中國旅游熱”……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穩(wěn)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wěn)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不久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chuàng)新發(fā)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今日之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敞開懷抱同世界各國共享發(fā)展機遇。(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