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心青年”家庭的希望之火
摘要:該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把“賦能家長”作為核心工作:定期邀請社工機構、心理工作室的專業人士,開展心智障礙兒童照護技巧、家庭情緒管理等主題講座;“新起點”項目團隊得知后,立刻收集整理特殊兒童入學政策,帶著家長一起去學校溝通,向校方詳細介紹孩子的情況和適配的教育方式,幫家長爭取支持。
新起點心智障礙家庭支持項目啟動,四年守護230個心智障礙家庭——
點燃“心青年”家庭的希望之火
記者 劉金霞

“心青年”跑團志愿者與心智障礙者在運動場的合影。(資料圖片)
在駐馬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因孩子的“特殊”陷入迷茫,卻因新起點心智障礙家庭支持項目重燃希望;他們曾獨自承受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壓力,如今在彼此扶持中,為心智障礙者搭建起融入社會的橋梁。從2021年4月5名心智障礙兒童家長聯合發起,到2025年8月在驛城區民政局正式注冊為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新起點”項目用四年時光,溫暖了230個心智障礙家庭,讓超6000人次在關愛中收獲成長。
賦能家長:從“獨自承壓”到“彼此托舉”,撐起生活底氣
“剛知道孩子是孤獨癥時,我覺得天塌了,一個人帶娃沒工作,連吃飯都成問題。”回憶起最艱難的日子,孤獨癥兒童楊霖的媽媽紅了眼眶。家庭變故讓她失去了經濟支柱,只能獨自照料孩子,既要擔心孩子的康復,又要發愁生計,情緒一度低落到不愿出門見人。
2023年,社區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了“新起點”項目,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第一次參加了家長心理疏導活動?;顒蝇F場,心理咨詢師通過“情緒樹洞”“壓力釋放小游戲”,引導她說出積壓已久的委屈;手工編織課上,她跟著其他家長學編坐墊、織圍巾,指尖的忙碌慢慢撫平了內心的煩躁;舞蹈小組的排練中,她和大家一起跟著音樂起舞,久違的笑容重新回到臉上。
像楊霖媽媽這樣在“新起點”項目獲得成長的家長,還有229名。該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把“賦能家長”作為核心工作:定期邀請社工機構、心理工作室的專業人士,開展心智障礙兒童照護技巧、家庭情緒管理等主題講座;常年開設家長舞蹈隊、花藝小組、手工編織班,既能幫家長減壓放松,又能提升實用技能;組織家長茶話會,讓大家分享育兒經驗、傾訴生活難題,在同頻共振中消解孤獨感。“以前總覺得‘特殊家庭’抬不起頭,現在和大家一起做事、互相打氣,才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一名參與活動的家長說。
點亮“心青年”:從“封閉自我”到“融入集體”,打開世界之窗
對心智障礙者而言,“新起點”項目不僅是家長的“避風港”,更是他們走出小家庭、認識大世界的“窗口”。每周六清晨的市體育中心,“心青年”跑團的藍色馬甲總能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20多名心智障礙者在大學生志愿者的陪伴下,沿著跑道慢跑,玩“兩人三足”“接力運球”等體能游戲,歡聲笑語灑滿賽場。
“我家孩子以前特別內向,見了人就躲,跑兩步就喊累想放棄。”“心青年”跑團成員小宇的媽媽笑著分享變化,“現在每周五晚上,他就會主動把運動鞋擺到門口,還會念叨‘明天要和浩浩一起跑步’。上次跑步時,他還主動幫摔倒的小伙伴撿帽子,那一刻我真的特別欣慰。”
據統計,“心青年”跑團已累計開展活動800人次,不少孩子的身體素質、肢體協調性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們逐漸打開心扉,愿意主動與人交流。此外,“新起點”項目團隊還會定期開展繪畫、手工、合唱等興趣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幫助孩子們擴展興趣、減少自我刺激行為。四年來,累計有6000人次心智障礙者通過這些活動走出家門,他們對身邊人和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慢慢學會了在集體中表達自己、配合他人。
護航長遠:從“解決當下”到“謀劃未來”,搭建成長橋梁
“幫家長減壓、帶孩子融入集體只是第一步,我們更想幫這個群體解決就學、就業等長遠問題,讓他們能有尊嚴地生活。”“新起點”項目團隊負責人閆俊華說。在“新起點”項目的規劃里,每一項活動都圍繞著長遠發展展開,用心為心智障礙者搭建成長橋梁。
2024年10月,駐馬店首家“肯德基天使餐廳”籌備開業,“新起點”項目團隊第一時間主動對接,篩選出溝通能力、動手能力較好的“心青年”小王,為他開展崗前培訓——教他認識餐廳食材、練習清潔流程、學習簡單的服務用語。經過1個月的準備,小王順利通過面試,成為餐廳的“天使員工”,負責餐桌清潔、餐具整理等基礎工作。“他第一次拿到工資,特意給我買了瓶礦泉水,舉著瓶子說,‘媽媽,我能賺錢養你了’。”小王媽媽的話里滿是驕傲。
這次成功嘗試,也為“新起點”項目探索出“社會組織+企業”的融合就業新路徑,目前已有3家本地愛心企業主動聯系,希望合作培養殘障員工。
就學問題同樣是“新起點”項目團隊關注的重點。2025年小學入學報名期間,5名特殊學齡兒童的家長因不了解政策、擔心孩子被學校拒收,遲遲不敢前往報名。“新起點”項目團隊得知后,立刻收集整理特殊兒童入學政策,帶著家長一起去學校溝通,向校方詳細介紹孩子的情況和適配的教育方式,幫家長爭取支持。最終,5個孩子都順利進入心儀的學校,其中3所學校還專門為他們配備了特教助教。四年來,“新起點”項目團隊的腳步從未停歇:累計開展親子互動、家庭探訪、社會倡導等活動300多場;入戶探訪特殊家庭497人次,宣傳殘聯、民政幫扶政策,幫助家庭排解矛盾;為200多戶困難家庭送去節日慰問;通過校園宣講、節日公益活動開展社會倡導,累計幫助50名心智障礙者實現生活、就學、就業“無障礙”。
關于未來,閆俊華思路清晰:在康復服務上,構建“專業療愈+家庭賦能”模式;在融合教育上,聯動學校建立助教機制;在就業方面,打造洗車行、茶飲鋪等實踐點;在托養服務上,推動日間照料體系建設,緩解“老養殘”家庭的壓力。
如今,越來越多志愿者和企業加入“新起點”項目,為其注入新力量。這群守護者用四年堅持證明:只要給予耐心與機會,每束“星光”都能綻放獨特光彩。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