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鄂豫邊省委的建立
摘要:王國華隨即決定隨張旺午到鄂豫邊區,找鄂豫邊工委書記張星江聯系。從此,黨的紅旗又在鄂豫邊區招展起來,革命的火種又在鄂豫邊區燃燒起來,鄂豫邊區黨組織開始踏上了新的征程。
鄂豫邊黨組織是南陽地區黨的秘密組織,是張星江、仝中玉、張旺午等同志為首堅持下來的。1933年,在第四次反“圍剿”斗爭中,襄棗宜根據地和均房根據地喪失,鄂豫邊區僅剩有豫(西)南一部分秘密組織。
1933年7月,原鄂豫邊臨時省委委員張星江、省委技術書記仝中玉、中共泌陽縣委書記張旺午在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為堅持斗爭,成立了中共鄂豫邊臨時工委,張星江任書記。8月,鄂豫邊區臨時工委派宣傳部長張旺午到確山,通過設在確山城東傅樓徐中和(原中共確山縣委書記徐子榮的胞兄)家的中共豫南特委聯絡站的關系,與當時的中共河南工委取得聯系,并經中共河南工委與設在上海的中央局接上關系。不久,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鄂豫邊臨時工委書記張星江與河南工委代表王國華同志赴江西蘇區參加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列席黨的六屆五中全會。張星江、王國華同時當選為“二蘇”大會主席團成員。“二蘇”大會后,王國華留在蘇區學習,張星江于1934年4月回到鄂豫邊區。張星江回到鄂豫邊區后,向擴大的鄂豫邊臨時工委會議傳達了黨的六屆五中全會和“二蘇”大會精神,并根據中央的指示組建起新的鄂豫邊工作委員會,張星江任書記、張旺午任組織部長、仝中玉任宣傳部長,先后恢復建立唐河、鎮平、泌陽、南召等縣委。
1934年11月,蔣介石派重兵對鄂豫皖蘇區進行“圍剿”,紅二十五軍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離開鄂豫皖蘇區,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向平漢線以西實行戰略轉移,而蔣介石調集30個團的兵力進行追擊堵截,妄圖將這支紅軍消滅于長征途中。根據中央指示,鄂豫邊工委主動與紅二十五軍取得聯系,引導紅軍經桐柏山平氏鎮進入泌陽縣東北,經馬谷田、鄧莊鋪、賈樓等乘虛北上,跳出了敵人的追堵合圍,到達駐馬店西北的山區,由象河關轉向西北,向伏牛山挺進。其間,鄂豫邊工委特別是中共泌陽縣委地下黨組織積極配合部隊,組織群眾為紅軍籌備糧草、送水送飯、充當向導,有些零星傷病人員亦由地方黨組織和群眾收容安置。鄂豫邊工委書記張星江等領導同志一路跟隨紅二十五軍行動,直至部隊進入伏牛山腹地。紅二十五軍長征經桐柏、泌陽,前后歷時10天,所到之處,堅持宣傳民眾、懲除惡霸,播下了革命火種。1934年年底,因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壞,鄂豫邊工委再次與上級失去聯系。
1935年5月,為繼續尋找上級黨的組織關系,鄂豫邊工委組織部長張旺午再次來到確山原中共豫南特委聯絡站徐中和家,恰遇王國華也到這里。兩人一見如故,相互交談了兩地黨組織與黨中央失去聯系后遭敵破壞的情況。他倆的意外巧遇,使豫南和鄂豫邊兩個黨組織的聯系溝通了。王國華隨即決定隨張旺午到鄂豫邊區,找鄂豫邊工委書記張星江聯系。
7月底,王國華到唐河與張星江會面。經過具體商談后,張星江、王國華等人在唐河縣畢店鎮召開會議,正式決定豫南黨組織與豫西南黨組織合并起來,組成中共鄂豫邊省委,統一領導豫南、豫西南的革命斗爭。選舉張星江任省委書記、仝中玉任組織部長、王國華任宣傳部長。鄂豫邊省委領導唐河、泌陽、桐柏、南召、鄧縣、新野、南陽、新蔡、信陽、確山、汝南、正陽、鎮平、內鄉、淅川、方城、遂平、舞陽、葉縣等縣黨的工作。
中共鄂豫邊省委建立以后,即把恢復發展黨的組織、創建武裝、開展武裝斗爭、開辟游擊根據地作為黨的中心任務,并認真總結了過去歷次斗爭失敗的經驗和教訓,認為今后要從鄂豫邊區的實際出發,組織一支游擊隊由小到大逐步發展,選擇有利于小型游擊隊發展的山區作為根據地,為后來指導鄂豫邊區黨的工作和開展游擊戰爭奠定了思想基礎。
鄂豫邊省委的建立,標志著豫南、豫西南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優秀黨員,在紅軍主力長征以后,不但沒有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下屈服,而且決心與敵人血戰到底,奪取革命勝利。從此,黨的紅旗又在鄂豫邊區招展起來,革命的火種又在鄂豫邊區燃燒起來,鄂豫邊區黨組織開始踏上了新的征程。
(摘自《駐馬店紅色故事選編》)
責任編輯:王歡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