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由此發軔
摘要:第八團隊的改編和特委黨組織領導力量的加強,使鄂豫邊區革命斗爭形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批紅軍干部充實加強到第八團隊,地方黨組織和群眾抗日團體迅速發展壯大,使部隊建設走向了全面發展階段,整個邊區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新景象。
浴血奮戰·戰場風云
從紅軍游擊隊、抗日軍獨立團到新四軍四支八團
豫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由此發軔
記者王家恒
中共鄂豫邊省委焦竹園革命舊址。 (資料圖片)
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成立地舊址。 (資料圖片)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全國出現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在豫南地區這片紅色熱土上,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正確方針、路線,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豫南的實現而斗爭。
為全面了解新形勢,直接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時任中共鄂豫邊區省委組織部部長的周駿鳴奉命到達延安。黨中央對豫南紅軍游擊隊和豫南桐柏山區紅色游擊根據地十分重視。朱德總司令親自接見了周駿鳴,聽取關于鄂豫邊區黨和軍隊堅持斗爭情況的匯報。隨即,中共中央派胡龍奎為中央代表隨周駿鳴赴鄂豫邊區,加強黨組織和軍隊的領導,打通與鄂豫皖紅二十八軍的聯系,改變豫南紅軍孤軍作戰的局面。
1937年7月中旬,周駿鳴、胡龍奎回到豫南后,中共鄂豫邊省委在泌陽碾盤溝召開省委會議,傳達中央對鄂豫邊區工作的指示。會議決定仝中玉任省委書記,胡龍奎任組織部部長,鄧一飛任宣傳部部長(8月,增補劉子厚任統戰部部長)。王國華、周駿鳴分別任游擊隊指導員、隊長,負責游擊隊的具體工作。
1937年10月,隨著抗日武裝力量的壯大,群眾抗日救亡運動亦呈現新局面。10月中旬,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負責人在泌陽王店召開會議,分析當時的形勢和面臨的任務。會議聯系鄂豫邊區實際,決定將紅軍游擊隊改編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并將機關設在鄧莊鋪、焦竹園,以便加強對各地黨和群眾的聯系與工作的指導。會后,紅軍游擊隊進行了整編。周駿鳴任獨立團團長,王國華任政委兼政訓處主任,馮景禹任副團長,文敏生任政訓處副主任。
部隊除一部分由王國華帶領在確山、泌陽邊境繼續宣傳群眾、擴軍和打擊頑固勢力外,主力由周駿鳴帶領到信陽邢集,進行一般軍事操練、游擊戰術教育和抗日理論學習。在此期間,鄂豫邊區各縣黨組織選送了大批積極分子參軍,隊伍不斷壯大。隨著一批地方優秀青年黨員充實部隊,獨立團在一、二、四、五連分別建立了黨支部,加強了對連隊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整個鄂豫邊區的抗日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1937年12月中旬,張明河代表鄂豫邊區在武漢參加了南方8個地區的游擊根據地負責人匯報會,向周恩來、葉劍英等領導匯報了鄂豫邊區武裝發展情況。周恩來十分關心鄂豫邊區的形勢,親切接見了張明河,詳細詢問獨立團的情況,并當眾宣布:中央已有決定,大江南北的游擊隊統一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江北的兩部分紅軍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由高敬亭任支隊司令員。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改編為第四支隊第八團隊,周駿鳴任團隊長。與此同時,根據上級指示,中共鄂豫邊省委改為中共鄂豫邊區特委,隸屬中共河南省委領導。
1938年1月13日,鄂豫邊區特委和部隊進駐確山竹溝之后,在竹溝舉行了隆重集會,宣布了中央關于將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的決定。周駿鳴任團長,胡龍奎任政委,朱茂緒任參謀長,王斌吾任政治部主任。改編后的第八團隊一切行動直接歸中共中央長江局參謀處指揮。不久,根據上級黨委指示,鄂豫邊區特委更名為中共豫南特委。
第八團隊的改編和特委黨組織領導力量的加強,使鄂豫邊區革命斗爭形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批紅軍干部充實加強到第八團隊,地方黨組織和群眾抗日團體迅速發展壯大,使部隊建設走向了全面發展階段,整個邊區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新景象。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