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丹心映山河——憶新四軍老戰士霍俊亭的抗戰歲月
摘要:抗日戰爭碩果累累 在外公的抗戰記憶里,戰斗任務非常艱巨,既要對日偽作戰,又要防范國民黨軍隊的武裝騷擾和摩擦,每天不是在戰斗就是在戰斗的路上。據外公講,他參加的重要抗日戰役有:1941年的侏儒山戰役,此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并在漢川、漢陽、沔陽(仙桃)地區建立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李輝義/口述 記者 高琳琳/整理

霍俊亭健在時接受媒體采訪(屏幕截圖)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個重大歷史時刻來臨之際,我們不僅要慶祝那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更要緬懷那些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人們。我的外公霍俊亭就是其中的一員。
外公是我心中的英雄
外公原名霍俊亭,別名霍學成、小名霍毛,原確山縣駐馬店鎮東五里霍莊人。1928年參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游擊隊小隊長和大隊長;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五師獨立營營長和七團團長;抗美援朝期間任志愿軍某師副師長;1953年回國后任湖北宜昌軍區副司令;1974年任湖北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正廳級),1986年離休,2003年去世。
作為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的隊員(后為新四軍獨立營營長和七團團長),在抗擊日寇的斗爭中,外公同千萬個愛國熱血青年一樣,不畏艱難險阻和流血犧牲,始終沖鋒在抗日戰斗第一線。
外公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在世時,經常給我講抗戰故事。他講起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累累罪行時情緒激動,講起在殘酷激烈的戰斗中打擊日偽軍時,卻心態鎮定、波瀾不驚,看得出老人家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曾到竹溝匯報工作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全面抗戰爆發。1938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南省委遷到確山竹溝,竹溝成了黨領導河南人民抗戰的指揮中心。
中共汝確邊特區臨時黨委得知省委遷駐竹溝的消息后,立即派霍俊亭和曹栓柱二人前往竹溝向省委匯報工作。王國華、文敏生等接見了他們并指示:國共兩黨合作抗戰,槍口一致對外,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有糧出糧。你們回去后,要廣泛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發動民眾起來抗戰,發展抗日武裝力量。
從竹溝回來,霍俊亭二人向特區臨時黨委傳達了省委領導的指示,大家認真討論了黨的政策的變化,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當時的形勢和任務。大家按照上級部署,向人民宣傳抗日保家的道理,以喚醒民眾,組建抗日武裝——汝確特區支隊。1938年冬,特區支隊已成為活躍于邊區的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骨干力量。
智取駐馬店煙膏局
據外公講,當時的駐馬店煙膏局是汝南和確山一帶官匪勾結在一起販毒的老巢,敲詐人民,大發國難之財。大家一致認為,除掉這個害民的老窩,一可為民除害,二可為汝確特區支隊籌集一些抗日經費。
當時的煙膏局坐落在鐵路附近的駐馬店鎮中心(今市區中山街),出入較難,大隊人員行動不便。大家對這次行動進行了認真討論,決定智打煙膏局,出奇制勝。外公和其他5名黨員同志組成一支精干的便衣分隊打入鎮內。打扮得很有派頭的魏天芳同志(分隊成員)走在前面,其他幾個跟在后面來到煙膏局。當時大家稱魏天芳是汝南公署的大隊長,要找煙膏局的郭老板商量要事,對方點頭哈腰,非常熱情。
太陽落山后,分隊成員乘機站起來,拿出手槍對準郭老板,要求他共同抗日、保家衛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郭老板乖乖地打開了錢柜,隊員隨后又把煙膏局的幾個打手集中關押了起來并鎖上了大門。突然,在門外守衛的隊員陳永固進來說:“剛才有一隊身穿黑衣的警察過來了,情況異常,可能發現了我們。”大家趕緊押著郭老板出了門。剛走到街上,有人想起了關在屋里的爪牙和打手,怕這些人以后繼續作惡又折回去,決定干掉他們以絕后患。結果槍聲一響,招來了麻煩,大門頃刻便被封鎖了,大家只好翻墻突圍。
在夜色的掩護下,隊員沖出了駐馬店鎮,回到牛莊牛富和家里。遺憾的是,大家留在雪地上的腳印,成了敵人追蹤的線索。第二天,駐扎在駐馬店的敵人找到牛莊,抓走了牛富和。后來,陳永固、霍學勤兩名隊員也落入敵人的魔掌。
由于敵人的鎮壓,當時邊區形勢十分緊張,敵人到處抓人、殺人,汝確特區臨時黨委決定特區支隊暫時化整為零,分散隱蔽。
后來,外公被派往竹溝,被分配到新四軍豫鄂挺進支隊,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
與日軍展開激戰
1939年1月,李先念受命率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及隨行干部160余人,自河南竹溝南下,跨越豫鄂邊界,在中原地區開創敵后抗日根據地。
當時隊伍武器裝備極為簡陋,共有96支槍。在敵強我弱、裝備懸殊的艱難處境下,大家懷著堅定的抗日決心,毅然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程。據外公講,盡管隊伍規模不大、武器匱乏,但他們心中燃燒著對侵略者的仇恨之火,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的勇氣,誓要在這片土地上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斗。
獨立游擊大隊的首戰,發生在余家店。當時,日軍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和瘋狂的侵略行徑,在各地燒殺搶掠,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恐懼和災難,“恐日癥”在人們心中蔓延。而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選擇主動出擊,在余家店與日軍展開激戰。
獨立游擊大隊在應山余家店打響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湖北抗日戰爭中的第一槍。戰斗中,隊員不畏強敵,勇猛沖鋒,他們用手中簡陋的武器,向敵人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外公在戰斗中表現英勇,與戰友緊密配合,頑強地抗擊著日軍的進攻。經過激烈拼殺,游擊大隊成功擊退日軍,取得了首戰勝利。這場勝利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劃破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恐懼陰霾,極大地振奮了士氣,消除了大家的“恐日癥”,讓民眾看到了抗日的希望,也讓更多人堅定了投身抗日斗爭的決心。
首戰告捷后,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繼續在豫鄂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活動。不久后,他們迎來了一個重要時刻——與許金彪的部隊在中和鄉會師。兩支隊伍的戰士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緊握彼此的雙手,眼中閃爍著喜悅與希望的光芒。會師后的隊伍,力量得到了進一步壯大,戰斗力也顯著提升。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整合,分享戰斗經驗和情報信息,共同制訂抗日作戰計劃。許金彪的部隊帶來了新的戰斗思路和戰術方法,與豫鄂獨立游擊大隊相互補充,形成了更強大的抗日合力。
從此,兩支隊伍攜手并肩,在豫鄂大地的抗日戰場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為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碩果累累
在外公的抗戰記憶里,戰斗任務非常艱巨,既要對日偽作戰,又要防范國民黨軍隊的武裝騷擾和摩擦,每天不是在戰斗就是在戰斗的路上。從1939年1月從竹溝隨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南下到湖北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投降,這些年間他所在的部隊對日偽的大小戰斗不計其數。每當他提起當年戰斗中犧牲的戰友時都熱淚盈眶,神情中流露出對他們的不舍和深切的思念。
據外公講,他參加的重要抗日戰役有:1941年的侏儒山戰役,此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并在漢川、漢陽、沔陽(仙桃)地區建立了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在大別山、大洪山地區主動對日作戰,牽制日軍,鞏固抗日根據地;1944年,在黃陂縣長軒嶺伏擊日軍,重創日軍一個大隊,殲滅日偽軍1000余人;1944年配合八路軍南下部隊開辟遂平抗日根據地并控制豫南、豫中等10余縣領土。
最讓老人家記憶深刻的一次戰斗是血戰大悟山!1942年12月16日至18日,日軍第3師團、第40師團及偽軍11師共1萬余人,分14路向大悟山根據地進犯并攜帶80余門火炮。新四軍五師采取內外線配合的反“掃蕩”戰術,主力部隊趁敵人合圍之前分路突圍轉至外線作戰。同時,留守部分部隊在內線阻擊牽制敵人,他所在部隊承擔了這次牽制敵人的重要戰斗任務。他們不畏犧牲、頑強靈活地作戰,與日軍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拼殺,為后方和大部隊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粉碎了日軍鐵壁合圍的計劃。
外公于2003年安詳地走了!雖然至今已有22個年頭了,但是老人的音容笑貌和對晚輩的諄諄教導,仿佛就在昨天。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他的這種精神也是千千萬萬個抗日愛國軍人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偉大的抗戰精神!這種抗戰精神是我們黨在艱苦卓絕斗爭中領導鑄就的巍巍精神豐碑!
(李輝義:“中國好人”、駐馬店市科技局退休干部)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