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行在坦途(馬清漪)
摘要:一路上,拖著長長濃煙的小火車鉆山洞、穿隧道、過峽谷、越河澗、跨橋梁,哐哐當當搖晃得令人昏昏欲睡,其間不到100公里路程,站站必停,到達鎮上時已是下午5點,掐指細算,從縣城到營區整整需要花費10多個小時,沿著崎嶇坎坷的山路走到天黑才能到鎮上,隨后還要再趕幾公里的夜路到達駐地...
年少時,曾有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宏愿,每天工作之余常常手不釋卷,以書為伴,也曾想游歷名山大川,將祖國大好山河無限風光飽覽,然而一直囿于冗務,愿望難以實現。突然在某一天,我隨意瀏覽人民網時一則消息震撼人心,令我浮想聯翩:截至2021年5月12日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國公路總里程501萬公里,在激動感慨祖國發展一日千里的同時,也讓我的思緒倒回到幾十年前。
1975年8月,家鄉發生特大洪災,洪水退去幾天后,剛剛記事、劫后余生的我跟隨母親搭乘公社供銷社的馬車回縣城,一路上只有我搭乘這輛滿載一車人的馬車艱難行進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原本并不寬闊的縣鄉公路被洪水沖毀后,變得更加凸凹不平、崎嶇難行,15公里的路整整顛簸了兩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個中滋味,令我難忘,這就是40多年前留給我人生記憶中第一次遭遇的行路難。
1986年秋,我高中畢業投筆從戎,入伍前把沉甸甸的書籍裝滿提包,將父母親友的叮嚀和囑咐打進綠色背包,一聲汽笛嘶鳴響徹耳邊,使我與家鄉的距離第一次變得如此遙遠。老式綠皮火車,載著我和300多名戰友遠赴千里之外山東半島濰河之畔,由于沿途經過大站都要進站等候,火車走走停停,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連續走了兩天三夜,在列車上食宿,漫漫征程,坐一趟車下來身體難以適應舟車勞頓,長途奔波的勞累和疲憊之情難以言狀,這是30多年前第一次離開家鄉那段不尋常的經歷。
1990年,我從軍事院校畢業分配到桐柏山區,由于兩地分居,探親休假往來于部隊與家鄉之間,開始演繹我的異地情、雙城記。因為交通不便,道路不暢,每次休假結束當日,天不亮就得早起告別家人,匆匆忙忙登上長途客車,希望下午2點能趕上那趟僅有的一列客貨兩用的小火車,否則就難以在規定時間內抵達營區。一路上,拖著長長濃煙的小火車鉆山洞、穿隧道、過峽谷、越河澗、跨橋梁,哐哐當當搖晃得令人昏昏欲睡,其間不到100公里路程,站站必停,到達鎮上時已是下午5點,掐指細算,從縣城到營區整整需要花費10多個小時,沿著崎嶇坎坷的山路走到天黑才能到鎮上,隨后還要再趕幾公里的夜路到達駐地,順利時清晨出發,黃昏抵達……21年軍旅生涯探親休假,那是一段令我記憶深刻的歲月。
彈指一揮間,多少年悄然逝去,2022年春節前,機緣巧合,我有幸重回部隊,故地重游,真沒想到交通條件已得到全面改善,國家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建設,優先發展公路交通,到部隊除了走高速公路,還有新修的國道和山間取直加寬的公路可以選擇。驅車前行,寬闊筆直的大道,順利暢通,僅用了50多分鐘,曾經的行路難已成為過去式,今昔對比,真是恍如隔世。
我的目光從人民網上移開,陷入了沉思,我們國家在短短幾十年間,以發展經濟促進城市更新、百姓致富,交通巨變,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復興號”高鐵風馳電掣,上千里路途朝發夕至,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將星羅棋布的城市連到一起,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高鐵跨越萬水千山、千壑萬嶺,讓城鄉貫通、山海相連,使人民群眾出行擁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自豪感和獲得感,人民生活越過越紅火,越過越幸福。
撫今追昔,這一切成就的取得應當歸功于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斗史。今天的中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人間奇跡,一條條越海翻山開闊暢通的高速路,如同在中華大地上織就的經緯線,沿著高速公路行駛看中國,處處都能看見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朝著建設更加幸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遠大目標,在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上一路飛奔著!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科)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