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愛國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確山縣“講楊靖宇將軍故事,做優秀薪火傳承人”志愿服務紀實
摘要:目前,確山縣16所小學將楊靖宇將軍事跡展演納入少先隊實踐內容,66名學生參與革命舊址志愿服務,162人能生動講述楊靖宇將軍事跡。服務范圍也將向鄉鎮及初中延伸,并深化與吉林省靖宇縣的聯動,共同打造楊靖宇精神傳播高地。”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說。
記者 劉金霞

情景劇《少年靖宇》演出現場。(資料圖片)
“將軍小時候幫鄰居干活從不喊累;在東北抗日時,冰天雪地里啃樹皮也絕不屈服……”近日,在確山縣靖宇小學報告廳,一名10歲的“小宣講員”正認真地演講。這是確山縣“講楊靖宇將軍故事,做優秀薪火傳承人”志愿服務項目中一個縮影。
自2012年啟動以來,該項目以十余年堅守,讓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心靈,成為紅色基因傳承的生動注腳。
初心:讓紅色故事“活”起來
確山,是楊靖宇將軍的故鄉。這片土地鐫刻著英雄成長的足跡,也寄托著后人對先烈的無限敬仰。
“過去的紅色教育多以展板、文獻為主,形式較為單一,難以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確山縣有關負責人說。如何讓革命精神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一項緊迫的課題。
2012年9月,“講楊靖宇將軍故事,做優秀薪火傳承人”志愿服務項目應運而生。項目以“活化紅色資源,培育時代新人”為宗旨,突破傳統宣講模式,通過文藝創作和“小宣講員”“小演員”的培養,讓紅色故事真正“動”起來、“活”起來。
深耕:十年磨一劍的堅守
該項目團隊堅持“真實而生動”的創作原則,走訪楊靖宇將軍親屬、黨史專家,搜集大量一手史料,并邀請作曲家、導演等參與指導,將歷史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截至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經累計創編了31部原創作品。歌曲《靖宇魂》激昂鏗鏘,情景劇《少年靖宇》勵志感人,詩歌朗誦劇《雪山上的豐碑》壯懷激烈……這些作品類型多樣、情感真摯,成為傳播楊靖宇精神的有效載體。
在靖宇小學,該項目團隊建立了常態化培養機制。每周的社團活動中,“小演員”們認真排練,“小宣講員”們反復打磨演講稿。六年級學生張浩然從緊張忘詞成長為“宣講達人”。他說:“每一次講述,都是對英雄的致敬,也是自我的成長。”
該項目逐步形成“年初規劃、全年實施、閉環管理”的運行機制,開展專場演出160多場,校園專題演出130多場,各類展演累計超500場,使楊靖宇精神以多元形式深入人心。
傳承:薪火不息照亮未來
參與情景劇表演的學生王梓涵感慨:“以前只知道楊靖宇將軍是抗日民族英雄,現在我才明白,他的堅韌是從小煉成的。”
歷經十余載耕耘,項目成效顯著。志愿者從50多人增至156人,多次獲省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榮譽。原創作品被納入縣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校園、社區廣泛傳播。
更可喜的是,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目前,確山縣16所小學將楊靖宇將軍事跡展演納入少先隊實踐內容,66名學生參與革命舊址志愿服務,162人能生動講述楊靖宇將軍事跡。2025年清明,600名確山學子還與吉林省靖宇縣青少年開展“網絡共祭”,實現跨越千里的精神對話。該項目被新華網、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平臺)關注報道26次,紅色確山的故事走向全國。
展望:讓精神之火永續燃燒
“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內容創作,挖掘更多紅色史料,開發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拓展數字化傳播,建設線上展演平臺,擴大覆蓋面;服務范圍也將向鄉鎮及初中延伸,并深化與吉林省靖宇縣的聯動,共同打造楊靖宇精神傳播高地。”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說。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在確山這片紅色土地上,孩子們通過聽、講、演英雄故事,真正讀懂英雄、學習英雄,讓楊靖宇精神成為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為未來擔當大任積蓄力量。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