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奮斗的起點上 ——上蔡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綜述






通訊員 王軍委 宋永亮 肖喜鋒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小康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樸素的愿望和憧憬。作為駐馬店市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河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區之一,上蔡縣全面貫徹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嚴格落實“六個精準”,壓實推進“五個一批”,唯此為大,決戰決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上蔡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全縣實現17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現行標準下累計完成減貧181200人,全縣絕對貧困全面“清零”,激情書寫了減貧奇跡的上蔡篇章,確保上蔡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上蔡縣連續六年被表彰為“駐馬店市脫貧攻堅先進縣”,先后榮獲“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等榮譽稱號,精彩創造了脫貧攻堅的“上蔡樣本”。 1 上下同心 盡銳出戰 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建立了“縣委政府統籌、鄉村兩級落實、縣直部門幫扶、社會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形成了“縣級主令、鄉鎮主攻、村級主戰”三級作戰指揮體系。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把全縣26個鄉鎮(街道)劃分為九大戰區,成立了16個脫貧攻堅硬仗指揮部,構筑攻堅克難堅強堡壘。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縣脫貧辦)建立起無縫銜接的責任落實機制、張榜晾曬的工作推進機制、真情感化的服務群眾機制、立查立改的督查督辦機制、獎罰分明的激勵問責機制,承上啟下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各鄉鎮(街道)、縣直各單位、各行政村(社區)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鄉、村、戶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全面貫徹“因村派人精準”要求,實現了全縣448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駐村幫扶全覆蓋。認真落實結對幫扶責任制,全縣15962名干部職工與24111戶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幫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
事實證明,哪里有強烈的責任擔當,哪里就有生動的脫貧實踐。2016年以來,相繼開展了“百家單位駐百村、萬名干部幫萬戶”“產業扶貧推進年”“雙百行動”“靶向攻堅”“夏季攻勢”“冬季行動”“清零提升”“總攻行動”等一系列重大攻堅行動,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打,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集中優勢兵力,矢志不渝攻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以重點戰役帶動整體推進。
2 精準務實 開拓創新 構筑穩定脫貧的屏障
堅持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全縣貧困群眾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教育扶貧不漏生。2016~2020年,累計資助各學段貧困家庭學生共計14.85萬人次,發放教育補貼共計1.46億元,確保全面充分享受義務教育。
——健康扶貧不漏人。探索建立了“四四機制”健康扶貧路徑,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合理費用政府全額兜底。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得到充分保障,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住房安全不漏戶。2016~2020年,累計投入資金3.6億元,實施危房改造19719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C級、D級危房改造率100%。
——安全飲水全覆蓋。2016~2020年,累計投入資金13303.64萬元,實現了全縣460個行政村(社區)和所有農戶安全飲水全覆蓋。
——兜底擴面提標準。切實加強農村兜底保障與脫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實行擴面提標、動態管理,實現了應納盡納、應保盡保、精準兜底。
堅持把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作為保障穩定脫貧的根本途徑,確保全縣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有兩項以上的增收措施疊加,保證了收入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產業扶貧拔窮根。做強種植產業。全縣建成種植業扶貧基地250個,形成了綠色果蔬、食用菌、蘆筍、中藥材、馬鈴薯等特色種植格局,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5000多人,人均年收入10000元左右。做大畜牧產業。依托中糧、首農、牧原、正興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生豬、肉牛、肉羊,全縣新建成大型養殖場45個、中型養殖場111個,帶動貧困戶6779戶,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594人。做優加工產業。全縣建成帶貧加工點120個,涵蓋服裝制鞋、玩具加工、日用品加工等行業,吸納1930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做優光伏產業。投資6.03億元在全縣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347座,惠及全縣貧困戶24111戶,戶年均增收1000元。做實生態產業。采取“林業產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建設“圍村林”,因村制宜種植優質林果和花卉苗木,自主發展林農、林蔬、林苗、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實現了壯大集體經濟和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雙重效應。
——就業扶貧穩崗位。大力實施轉移就業,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培訓有扶持、就業有獎補,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目標;整合開發公益崗位,對增收困難、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弱半勞力進行托底安置,從事衛生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助力穩定就業。縣外務工、家門口就近就地就業和公益崗位安置就業近12萬人。
——集體經濟增后勁。通過注入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收益、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圍村林”項目收益等途徑,全縣448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全覆蓋,平均每村年收益在20萬元以上。
3 攻堅克難 不負人民 兜牢精準扶貧的底線
——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實踐中,率先創造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上蔡模式”。探索建立“縣級統籌、鄉村實施、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全縣建成集中托養中心32個,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走出了一條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增收脫貧的新路徑,實現了“托養一人、幸福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的社會效果。
——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實踐中,率先探索了村集體周轉性保障房(幸福苑)的“上蔡做法”。用好用活危房改造政策,積極創新危房改造模式,探索建設村級集體周轉性保障房,統一規劃選址、統一科學設計、統一規范施工、統一冠名“幸福苑”,在全縣的21鄉鎮(街道)87個村建設村級集體周轉性保障房424套,安置困難群眾409戶526人。重點把居住危房且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較弱的分散特困供養戶、雙女戶以及需要臨時周轉住房的危房戶等作為保障對象,確保讓困難群眾住上安全房、放心房、舒適房。
4 黨建引領 志智雙扶 激發干事創業的動力
圍繞村黨組織陣地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先后投入1.478億元對324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了改造,推進村級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全面進步;圍繞持續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和后進村基層黨組織,排查篩選脫貧攻堅薄弱村274個,由縣處級領導同志及部分縣直單位“一把手”分包,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掛帥,組成攻堅突擊隊,駐村開展“靶向攻堅”,有效提升了扶貧成效。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針對一些群眾不愿吃苦而不想干、擔心風險而不敢干、缺少技術而不會干的現實問題,上蔡縣各級各部門大力實施“輿論宣傳發動、文明創建驅動、培訓扶持撬動、典型評選帶動、公益崗位推動、差異分配調動、社會關愛感動”“七動”措施,堅持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推動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要我致富”到“我要致富”的根本性轉變。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回首過去,上蔡縣干部群眾披荊斬棘、苦干實干,讓古蔡大地徹底告別絕對貧困。展望未來,全縣上下將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啟現代化上蔡新征程上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