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孤軍北上》即將開拍
摘要:在長征路現場,王雷生向本報記者深情追憶父親的革命歷程,詳細介紹了王國華以確山竹溝為中心,創建鄂豫邊游擊根據地的艱辛歲月。“父輩們的豐功偉績深深鐫刻在子孫后代心中,紅軍長征的歷程能被后人永記于心,并且被拍攝成為影片,讓人感覺十分欣慰。”攝制組在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
紀念紅二十五軍長征勝利九十周年
電影《孤軍北上》即將開拍
駐馬店人擔任總制片人 攝制組重走長征路
記者 王振江 實習記者 康佳一 圖/張朝
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抵達陜北延川縣永坪鎮,成為長征中第一支到達陜北的紅軍隊伍。為紀念紅二十五軍長征勝利九十周年,電影《孤軍北上》即將開拍。11月16日,攝制組一行120余人,在總制片人魏國友的帶領下,一路循著紅二十五軍長征路線重走長征路。
泌陽踏跡,追憶軍民魚水情
當日一早,《孤軍北上》攝制組從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信陽市羅山縣何家沖出發,途經駐馬店市泌陽縣高邑鎮,當日下午到達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

在獨樹鎮烈士陵園向烈士敬獻花籃。

攝制組在獨樹鎮烈士陵園感悟長征精神。

紅二十五軍在泌陽縣龍泉寨駐地舊址。
作為紅二十五軍長征途中的重要轉折地,泌陽縣高邑鎮曾見證紅軍絕境逢生的關鍵歷程——當年紅軍轉戰至此,當地農民挺身而出、全力相助,用樸素的行動搭建起軍民連心橋,留下了廣為傳頌的“一塊銀元”佳話,也為紅軍成功沖出泌陽象河關爭取了寶貴時間。攝制組沿紅軍足跡探訪調研,力求用鏡頭還原這段熱血往事,讓軍民同心的精神得以銀幕再現。
后人述往,王雷生講述父親王國華的往事
抗戰英雄王國華的兒子王雷生與攝制組共走長征路。在長征路現場,王雷生向本報記者深情追憶父親的革命歷程,詳細介紹了王國華以確山竹溝為中心,創建鄂豫邊游擊根據地的艱辛歲月。

全媒體記者采訪了王國華的兒子王雷生(左)。

攝制組啟用大型航拍設備。
先輩們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壯舉,讓在場人員深受觸動,也為影片注入了鮮活的精神內核。“父輩們的豐功偉績深深鐫刻在子孫后代心中,紅軍長征的歷程能被后人永記于心,并且被拍攝成為影片,讓人感覺十分欣慰。”王雷生熱淚盈眶地說,這份紅色精神也將隨著影片傳遞給更多年輕人。
鄉賢制片,匠心回饋桑梓情
影片總制片人魏國友,是土生土長的駐馬店遂平人,現任河南頌勛文化傳媒總經理,也是電影《楊靖宇》的總制片人。他談及此次拍攝,難掩對家鄉的深厚情懷,坦言自己始終敬佩駐馬店人民、大別山人民在紅軍長征時期作出的重要貢獻。

攝制組在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

紅二十五軍在何家沖的戰地醫院舊址(資料圖)。
“家鄉的紅色土地孕育了不朽的革命精神,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段歷史拍好。”魏國友表示,將以匠心打磨影片細節,用高質量的作品回饋家鄉父老,讓紅色基因在銀幕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據悉,《孤軍北上》即將全面啟動拍攝,影片預計2026年與觀眾見面,將憑借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與厚重的歷史底蘊,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征程,致敬不朽歲月。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