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河南 決勝“十四五”·洛陽篇丨產業聚勢 新潮奔涌
摘要:3 環境煥新 洛陽863科技孵化器里,曾不起眼的洛陽一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如今成了數百億元票房背后的“功臣”。

龍門實驗室立足中原、智造中國、裝備世界。倪睿 攝

洛軸智能工廠。洛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國內首臺直徑11米級大直徑盾構主軸承在洛軸下線。洛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百萬噸乙烯項目,致力于打造中西部高端石化產業集群的核心引擎。企業供圖

□本報記者 陳學樺 范坤鵬
當“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的號角在河洛大地吹響時,洛陽以系統謀劃為筆,產業實踐為墨,在“十四五”的畫卷上繪就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不同于傳統發展路徑,這座千年古都錨定“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企業“雁陣”騰飛,創新活力涌流,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洛陽以敢闖敢試的勁頭,打破對傳統產業的路徑依賴,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為“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風口起舞
今年國慶節前夕,寧德時代洛陽基地二期項目電芯工廠、電池包工廠正式投產,該項目二期規劃包含3條電芯生產線、10條PACK產線,為洛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注入強勁動能。
這個總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創造了“洛陽速度”,帶動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業落戶,讓洛陽新能源產業從零起步躍入“千億級俱樂部”。
不遠處的中國一拖工業園里,剛下線的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旁,工程師正在調試自動駕駛系統,這款“智慧農機”能精準識別墑情。根植于我國農機裝備產業發源地的硬核實力,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實現河南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
從耕整地機械連續3年獲得全國銷量冠軍,到丘陵山地專用機型批量出口,這里的300余家協作企業,織就了一張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完整產業鏈網。
在洛軸集團風電齒輪箱軸承智能工廠里,每15秒就有一套高端軸承下線,從神舟飛船的“太空軸承”到風電裝機的“巨無霸軸承”,這家老牌國企通過混改注入新活力,高端產品占比增至70%,新能源汽車輪轂軸承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
“現在風電軸承研發進入‘無人區’,每一步都是行業突破!”總經理助理董漢杰底氣十足。
鏈群勁足,風口正勁。
洛陽市緊跟產業變革浪潮,瞄準“四新一裝備”風口,攥指成拳打造5大產業集群、17條優勢產業鏈,讓產業鏈群“跑”出量質雙升加速度。
鋁基新材料“跨界”新能源汽車賽道,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中州時代、百萬噸乙烯等“領頭”,新能源電池、綠色石化集群加速崛起。光電、先進合金材料規模突破500億元,光電規模穩居全省第一,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以兩位數的增速“領跑”。
如今,洛陽構建起以1個國家級制造業集群為引領、2個省級集群為骨干、6個中小企業特色集群為支撐的先進制造業體系,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58.9%,較“十三五”提升15.6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三化改造”全覆蓋,成功進入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榜單。
文旅領域也玩出新花樣。洛陽市推動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2024年,洛陽市接待游客1.53億人次、收入1208億元,較“十三五”末分別增長64.5%、51.9%。
“十四五”期間,洛陽市累計實施重點工業項目2809個、完成投資3975.4億元。在一批重大項目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排名全省第一。
2 創新破繭
龍門實驗室的潔凈車間內,中硅高科的質檢員正為高純硅基材料進行最后檢測。這款打破國外壟斷的材料背后,是企業連續多年9%的研發高投入,14種產品實現進口替代,讓“中國芯”有了“洛陽根基”。
不遠處的中科慧遠車間,智能光學檢測裝備以“火眼金睛”檢查精密零件,這套填補國內空白的設備,獲得2024年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科技創新的“聚變效應”正在擴散。
河南科技大學研發的耐高溫鎢合金材料能承受上千攝氏度高溫,應用于航天領域;另一支團隊打造的全國首個芽孢益生菌資源庫,已孵化出23.8億元產值的健康產品。
這些從“象牙塔”走出的成果,得益于洛陽科技成果“三權”改革——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洛陽分中心一年促成技術合同成交額超175億元。
創新平臺的“矩陣之力”,同樣驚人。
洛陽市4083家創新平臺如同繁星閃耀,中航光電牽頭的省級創新聯合體讓技術攻關“握指成拳”,26家產業研究院完成1604項研發項目,科技產業社區集聚8000多名人才。
2024年,洛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0家,總數突破1500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達63.8%,創新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最強引擎”。
這座城市正以創新之筆書寫發展答卷。
洛陽市堅持把創新落在產業上、把產業落在“風口”上,打出平臺、主體、人才、資本“組合拳”,活力滿格。
龍門實驗室持續發布前沿科研成果,普萊柯生物P3實驗室領跑中部,全球首臺25兆瓦風電軸承破解“卡脖子”難題,大國重器里的“洛陽基因”越發厚重。
全市各類創新平臺達4083家,提前實現數量翻一番的目標,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翻倍式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連續6年全省領跑,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超37%,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達5家,數量居全省第一。
從“制造重鎮”到“創新高地”,洛陽正以澎湃動能,在產業風口上書寫新傳奇。
3 環境煥新
洛陽863科技孵化器里,曾經不起眼的洛陽一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如今成了數百億元票房背后的“功臣”。
在電影《哪吒2》的制作名單中,這家企業負責的“有生命感的能量體”水流特效,單幀渲染耗時20小時。從初創時的場地扶持、人才對接,到成長中的稅費減免、研發補貼,洛陽“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培育機制,讓它與洛陽晶體動漫設計有限公司一起,從孵化企業蝶變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企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制度改革的“減法”與服務創新的“加法”。
洛軸集團的混改故事頗具代表性。
在引進鄭煤機等戰略投資者后,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智能生產線落地、高端市場突破一氣呵成,企業營收增長2倍、利潤增長3倍。
洛陽高新區改革釋放活力,剝離社會職能后的園區輕裝上陣,專業運營商帶來的市場化機制,讓經濟主陣地作用越發凸顯。
“以前跑審批要繞多個部門,現在一個窗口全搞定。”一家新能源配套企業負責人感慨。
從設備更新專項支持數量居全省第二,到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5.6%,洛陽用實打實的服務,讓百萬噸乙烯、中航光電基礎器件產業園等千億級項目紛紛扎根,這片改革沃土正孕育著更多驚喜。
破體制藩籬,育開放新機。洛陽市加快深層次改革和制度型開放,有效破除了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拿下全省唯一要素市場化配置試點“王牌”,“共和國長子”企業煥發新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獲評省A級,2023年度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全省第一;該市還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累計形成231項制度型開放改革成果,跨境電商綜試區位居全國第二位,綜保區、對外投資穩居全省前列,古都正以改革開放新姿態領跑中原。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持續抓好穩經濟政策落實,全方位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穩定企業生產經營,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洛陽貢獻。”洛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