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華:致富路上帶頭人
王小華:致富路上帶頭人
記者 陳誠
市委政法委派駐上蔡縣無量寺鄉吳宋村第一書記王小華,駐村以來緊緊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四項職責任務,積極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目前,吳宋村已經形成“一網一林一企業、一社一市兩車間”的脫貧攻堅格局。組建的村級威昂種植合作社,已發展成上蔡縣種植合作社的龍頭企業,該合作社流轉土地2000余畝,直接帶動20多戶貧困戶脫貧,走出了一條“合作社+農戶”的精準扶貧路子。
2017年11月剛入村的時候,通過調研,王小華發現村里有幾個明顯的問題,經過反復研究,制訂了駐村方案。他通過嚴肅黨組織生活,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建設和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學習制度、監督制度,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抓好學習教育活動,努力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業務素質,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全體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扶貧先“扶志”。王小華介紹,通過建設“勵志超市”,用義務勞動、人居環境衛生改善和星級貧困戶評比掙積分換實物,改變個別貧困戶多年來養成的依賴思想;通過建強文化陣地,從而實現貧困群眾思想觀念大轉變、行為習慣大改善、文明程度大提升;通過發揮黨員干部的帶動力,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力。
王小華來到村里后,了解扶貧項目短缺,農業種植結構單一,就多方協調,跑項目爭資金。經過他的努力,現在吳宋村集體經濟有了合作社、扶貧車間、“勵志超市”等促進農民創收和增收項目,保障了脫貧攻堅如期完成。
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基礎。剛入村的時候,吳宋村的基礎設施薄弱。現在通過王小華多方協調項目資金,吳宋村新建了新村室、衛生院、文化廣場和文化書屋,新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材和農業科普圖書;全村安裝了107盞太陽能路燈,完成了戶戶通水泥路建設,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道路”;32臺高清攝像頭覆蓋了全村的角角落落,解決了村內治安問題。
落實扶貧政策,辦好惠民實事。抓好各項幫扶政策的落實,確保金融帶貧、集體經濟分紅、產業扶貧、公益崗位幫扶等九項幫扶政策落實到位。王小華通過多方努力,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使各項措施得到真正落實,讓村里的其他困難群眾也感受到扶貧成效。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王小華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勇于擔當,堅守抗疫一線。
在河南廣播電視臺《創富路上》節目中,王小華分享了宋漢收全遺體捐獻的故事:“建‘勵志超市’的時候,有人認為是作秀,不理解。當時我堅定探索這一扶貧新模式。以前村里的環境沒有人愿意治理,現在征集志愿者一呼百應。特別是貧困戶宋漢收,在持續的幫扶下,他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變,主動要求為脫貧攻堅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去世后捐獻自己的遺體。”
對于如今吳宋村的改變,王小華感慨萬千:“現在離鄉村振興的目標還很遠,只有大家按照現在的勁頭干下去,才能真正實現目標。”
為此,王小華特地為吳宋村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接下來,將依托項目建設、集體經濟發展、合作社、帶貧企業、扶貧車間、“勵志超市”等基礎,全力發展吳宋村的休閑旅游、采摘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按照“春看桃花夏看荷,秋看紅葉冬賞梅”的思路,把吳宋村建設成一個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現代化村鎮。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