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摘要:“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初夏時節,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圖映入眼簾:村道寬敞平整、房舍整齊劃一、河流綠波蕩漾、河坡垂釣者三三兩兩,村頭成片的杏李、黃金甲苗木郁郁蔥蔥。一到傍晚,廣場、游園成了婦女、兒童的樂園,太陽能路燈下,勞累了一天的村民哼著小曲,沿河漫步……
構建鄉愁美景,引來致富產業,建好暖心“洋房”,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
我們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記者 陳司 通訊員 宋永亮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初夏時節,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圖映入眼簾:村道寬敞平整、房舍整齊劃一、河流綠波蕩漾、河坡垂釣者三三兩兩,村頭成片的杏李、黃金甲苗木郁郁蔥蔥。一到傍晚,廣場、游園成了婦女、兒童的樂園,太陽能路燈下,勞累了一天的村民哼著小曲,沿河漫步……
美麗鄉村入畫來
昔日默默無聞的貧困村、環境臟亂差的落后村,而今發生了驚人嬗變。一撥又一撥觀光團前來小王營村觀摩、取經。
然而,省紀委監委派駐小王營村駐村第一書記楊耀強卻記憶猶新:2007年11月,當他剛入村時,全村沒有像樣的路,村中的主干道不但路面窄,而且一面是麥田、一面是深溝,坑坑洼洼,開車像是坐船一樣。村委門口有個臭水坑,垃圾扔得到處都是,一陣陣難聞的氣味不時飄進村委大院,鉆進住室。
變從干中來。唯有一個“干”字,才能改變落后面貌!在省紀委監委的傾力幫扶、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小王營村從高標準規劃入手,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融合在一起抓。施工機械轟隆隆開進村,補短板,強基礎,迅速掀起村容村貌大整治的序幕。
“村里的變化簡直讓人認不出來了。”在鄭州工作的村民劉春輝前不久趁著五一假期,專門帶著家人回到村里“旅游”,看到越發變美的家鄉,心中的自豪感“爆棚”:過去是沒事不回來,現在是回來了不想走,一有空就想往老家跑,看看這里的新景、新氣象。
產業帶來百姓富
緊挨著小王營村文化廣場南邊的博誠服飾生產車間里,安裝著智能懸掛系統的生產線上,今年38歲的村民喬鳳敏邊用手機聽音樂,邊干著手中的活。
“目前,車間共吸納了二三十名當地的工人,其中貧困家庭勞動力4人。”帶班組長金風盈介紹說,以前她在廣州一家工廠打工,去年10月份村里這個扶貧車間建成后,她就留在了村里。
小王營村有4000余口人,全村耕地3994畝,人均耕地不到1畝。除了種地,沒有別的收入來源,不少年輕力壯的村民只好選擇外出打工。
“現在,村里基礎設施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干個啥都能生錢。”楊耀強說,2017年,小王營村建成占地11畝的村級光伏電站;2018年,扶貧車間建成投產,村里還流轉土地,調整種植結構,種植400多畝構樹、47畝杏李,并建設食用菌大棚47座,計劃總投資250萬元的加油站正在加緊建設。集體經濟壯大了,村民增收致富就有了可靠保障。
小王營村3組的貧困戶王漢臣,一家6口人,老伴和孫子均患有慢性病。2018年,其家在享受政府的各種政策補貼、兩個公益性崗位的同時,還享受到了光伏扶貧分紅1000元,馬鈴薯分紅7800元,構樹分紅500元。兒媳婦高春貞在博誠服飾生產車間上班,每個月也能掙2000元左右的工錢。
“哎,想想過去的日子,那就沒法過。”如今老伴和孫子的病情逐步好轉,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王老漢難掩激動之情,“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俺家的今天!”
幸福苑里幸福多
探訪小王營村,有一處最引人注目、讓人溫馨的所在:村委旁邊不遠,兩排4棟16套灰墻瓦頂的中式“洋房”。周邊建有綠化帶,安裝有平步機、蹬力器、太極柔力球等各式健身器材,路邊一塊黃色大理石上刻印著“幸福苑”三個紅字。
今年68歲的五保戶呂天理以前住在村頭的破房子里,冷冷清清沒人說話。2018年重陽節,“幸福苑”建成后,呂天理迫不及待地搬了進來。33平方米的房子雖然不大,但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外加一個獨立小院。呂天理擔任著村里的保潔員,每天打掃完自己承包的衛生路段,他還要到村子里一個香菇大棚里忙活。
談起集中居住的好處,飽經滄桑的老呂笑出了聲:“不想待在房間看電視了,我們這些老人就串串門、嘮嘮嗑,相互還能有個照應。”
小王營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其中五保貧困戶13戶。按照現行每人2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標準,五保貧困戶危房改造后,既沒有大門和院墻,也沒有廚房和衛生間,生活非常不便,貧困戶又無經濟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鑒于這些實際情況,2018年,楊耀強和村“兩委”班子經反復研究,決定整合危房改造資金,統籌建設集中保障房安置點,切實解決五保貧困戶和雙女戶的居住問題。
“我們充分尊重個人意愿,規劃建設16套,目前搬進來的已有14家。”楊耀強說,“集中連片建設保障房,既能滿足五保貧困戶安全住房、互相照顧的需求,又為集體增加了資產,提高了危房改造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極大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指數。”
鄉村振興風正勁
行進在小王營村,白墻黛瓦,綠樹搖曳,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一幅大美鄉村的美景撲面而來。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
對于眼前的一切,逐漸富裕起來的小王營村人并不滿足。他們依托村文化廣場,經常組織各種文藝節目表演;他們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積極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和“五好家庭”、孝善模范、脫貧標兵等各類評比活動,不斷激發全村群眾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讓有威望的鄉賢、老干部、老教師等主持紅白理事會、倡導紅事新辦、白事簡辦,倡樹文明新風尚,推動文明實踐養成……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時代大潮中,小王營村風正勁、帆正揚。
責任編輯:崔艷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