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平:好日子是干出來的!
摘要:本網記者 張學偉 通訊員 李耀穩在上蔡鑫雅柔紙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西洪鄉小和村村民楊愛平也在這里打工。面對采訪的鏡頭,她露出了靦腆的微笑,
本網記者 張學偉 通訊員 李耀穩

在上蔡鑫雅柔紙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西洪鄉小和村村民楊愛平也在這里打工。面對采訪的鏡頭,她露出了靦腆的微笑,正是這樣一個人,一個貧困戶,用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好日子都是實干出來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這個簡單易懂的道理。
遭變故陷入困境
楊愛平是西洪鄉小和村村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過著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雖不富裕但也溫馨。“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1年,噩耗不期而至,楊愛平原本健健康康的丈夫突遭疾病逝世,尚值青年的兒子也在這時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家里的頂梁柱立刻就坍塌了下來,全家陷入了困境。年邁的婆婆一時接受不了兒子的突然離世和孫子的突發疾病,得了腦萎縮,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頓時雪上加霜。
回憶起當時的艱辛,楊愛平禁不住留下了眼淚。丈夫走了、兒子倒了、婆婆病了,兒媳剛剛生產,家里還欠著幾萬塊錢的外債,一家人只有她有勞動能力,全家的重擔落在她一人身上。她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婆婆,還得照顧兒子、兒媳和剛滿一個月的小孫女,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那時候,楊愛平嘴邊常常念叨著,再苦再累也要撐起這個家。

好政策催生希望
“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楊愛平一家在貧窮的深淵里掙扎的時候,精準扶貧的東風吹遍了神州大地。2016年經過精準識別,楊愛平一家被納入了貧困戶,在黨和政府以及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她家庭的命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駐村工作隊和村里的干部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助,不僅幫我落實了各項幫扶優惠政策,還經常和我談心聊天,鼓勵我堅定信心,早日脫貧,過上幸福生活。”楊愛平說。
根據楊愛平家的情況,村里幫她的婆婆申請了低保,2017年縣里出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成員62種常見慢性病就醫“零支付”政策,并給楊愛平家辦理了精準扶貧對象醫療證,從此她家再不用為看病花錢發愁了;種植花生政府補貼了1600元;土豆分紅1人1300元;光伏1戶分紅1000元;3個孫女上學每人每學期還有500元的教育補助;危房改造了……一系列扶貧政策為楊愛平減輕了不少負擔,讓她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增添了生活的勇氣!

用實干撐起晴空
雖然幫扶政策一項項得到落實,但楊愛平骨子里還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面對困難,她不等不靠,要靠自己的努力撐起這個家。
“黨和政府幫助了我很多,但生活還要繼續,人都長著一雙手,不能老是靠著政府,我們也要靠自己努力掙錢。”楊愛平的兒子痊愈之后,便和妻子一起外出務工,現在兩人每個月有將近5000元的收入。由于無法外出務工,楊愛平便到村里的產業幫扶基地——上蔡鑫雅柔紙業有限公司打零工,一天能掙三五十元錢,給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
每天廠里的工作結束后,她就趕快回家為年邁的婆婆和上學的孫女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她好像永遠不知疲倦,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守護著這個家。
志不窮要當標兵
不久前,在小和村村民代表大會上,貧困戶楊愛平主動提出申請,希望今年脫貧,徹底摘掉貧困戶的帽子。“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真是感謝。但政策再好也不能全靠幫扶,脫貧應該靠自身的努力,用勤勞的雙手才能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楊愛平深有感觸地說。
小和村黨支部書記劉保介紹:“楊愛平在脫貧戶中屬于比較典型的一戶,她不等不靠、積極樂觀、自立自強,加上政策幫扶,今年將確定實現脫貧。下一步我們將號召全村貧困戶向楊愛平學習。實現脫貧,除了政府幫扶外,更重要的是靠貧困戶自身激發自我創業就業熱情,積極主動脫貧。同時我們對貧困戶是脫貧不脫政策,該享受的政策還會繼續享受,防止他們返貧,讓楊愛平這樣的貧困戶脫貧有更多的保障。”
脫貧不是終點,小康才是目標。目前在上蔡縣的廣大農村,楊愛平的故事只是眾多貧困戶的一個縮影,和她一樣還有很多貧困戶人窮志不窮,知難不畏難,他們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一步步從貧窮走向脫貧,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為全縣2019年脫貧摘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