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
摘要:河南省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駐馬店市分會場在正陽舉行花生之都慶豐年□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化遠 胡瑞琪文/圖市委書記陳星為花生種植大戶代表頒發
河南省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
駐馬店市分會場在正陽舉行
花生之都慶豐年
□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化遠 胡瑞琪文/圖

市委書記陳星為花生種植大戶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本報訊 慶豐收、享喜悅、曬幸福。9月23日,河南省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駐馬店市分會場在正陽縣花生小鎮舉行。市委書記陳星出席活動,與當地干部群眾共慶豐收、分享喜悅。
省委正廳級巡視員代毅君、省農業廳副廳長鄒慶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栗明倫、副市長付自成、市政協副主席謝鳳鳴,正陽縣領導和部分農業勞模、致富能手、脫貧光榮戶代表等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現場。
拔花生比賽緊張激烈
這是農民自己的節日,這是一場慶祝豐收的盛宴,這是花生之都的收獲慶典。23日上午8時30分,在正陽花生天地綠色種植基地,隨著一聲令下,拔花生比賽開始。來自正陽縣各鄉鎮及花生天地20支隊伍現場角逐,一場“秋收”的較量在你追我趕和震天的助威聲中趨于白熱化。經過激烈比拼,一、二、三等獎決出。獲勝的人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表情,他們把獎牌高高地舉起。
好戲連臺慶豐收
豐收的喜悅唱出來,歡樂的舞蹈跳起來。上午9時,文藝演出在一曲開場舞《好收成》中拉開帷幕。
鏗鏘有力的鑼鼓敲起來,悅耳動聽的歌曲唱起來……舞臺上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精彩節目輪番上演,人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下精彩瞬間。

拔花生比賽。
現場播放的電視專題片《收獲》展示了正陽農業三產融合的豐收場景,文藝會演主題歌《花生之都》的音樂在花生小鎮上空飄蕩,省豫劇院正陽老鄉汪荃珍的鄉音讓全場沸騰……
在剝花生比賽現場,9支參賽隊伍,2分鐘內看誰剝得花生最多。大家爭分奪秒,掌聲、笑聲、歡呼聲震耳欲聾,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自9月3日駐馬店市(正陽)分會場活動儀式啟動以來,正陽先后舉辦了花生高產大賽、“雙創孵化”培訓、花生高峰論壇、花生集市電商助力、花生美食評選、花生收獲農機競賽、媒體看花生等10多項慶豐收活動。
農民參與農民樂
63歲的貧困戶謝小全當天走上舞臺,用長滿老繭的雙手接過一個大大的榮譽證書。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今年種植花生20多畝,收入在3萬元左右。在演出現場,老謝和其他5戶貧困戶被縣里表彰為花生高產戶。接過大紅的榮譽證書,他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天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日子。在俺農民自己的節日里,我不但受到了表彰,還摘掉了多年的‘貧困帽’,你說俺心里咋不高興呢!”
活動現場,大林鎮水稻種植大戶涂發友說,他今年種植的幾百畝優質水稻喜獲豐收。他要把這豐收的喜悅帶到活動現場,于是他帶來了多個水稻品種過來展示。
“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正陽縣是“中國花生之都”,是全國唯一以花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縣,“正陽花生”是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該縣每年種植花生170多萬畝,年產花生53萬噸,占全省花生產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
近年來,該縣不斷延長花生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花生油、花生蛋白等系列產品加工,引進了多家知名上市企業。建起了正陽花生機械產業園,38家花生機械企業年產各類花生機械6萬多臺。
豐收節前夕,正陽花生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全國2000多家花生企業的報價,正陽有了話語權。
說不完的豐收故事,道不盡的豐收喜悅。當前,正陽172萬畝花生開始收獲,30萬畝水稻飄香。金秋9月,正陽大地機聲隆隆,正唱響一首豐收的歌。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