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 時不我待 奮力趕超 爭先進位
摘要: 正陽縣——全國花生第一大縣。正陽,一個陽光燦爛的名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最適宜農耕和對外交往,繁衍生息,歷史變遷,鍛造出響當當的花生、小麥、生豬&l
正陽縣——全國花生第一大縣。
正陽,一個陽光燦爛的名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最適宜農耕和對外交往,繁衍生息,歷史變遷,鍛造出響當當的花生、小麥、生豬“三張名片。特別是2013年10月,新的縣委班子組成后,縣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緊緊圍繞富民強縣趕超發展的奮斗目標,按照“加快城市建設和產業集聚區建設、推動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工作作風的轉變、破解金融難題和土地難題、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和獎懲機制、實現工作水平的提升和社會和諧的提升”的“五個二”工作思路,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克難攻堅,用心雕琢文明正陽、陽光正陽、宜居正陽,將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演變成了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今天,讓我們一起感受正陽精彩嬗變的脈搏。
市委書記余學友、市長陳星觀摩正陽項目。
釋放城鄉發展疊加活力
走進正陽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正陽公園、廣場,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練瑜伽等,市民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從清晨到傍晚,人們走出家門從四面八方趕來,在正陽公園、廣場上,休閑娛樂的人群匯成一道獨特的景觀。
走進占地308畝正陽公園無不讓人心曠神怡,從總體布局的生態性、植物配置的多樣性、園路設計的便民性、廣場鋪裝的舒適性、清澈湖水的靈動性,著力打造廣大群眾賞花、觀景、休閑、娛樂、健身的最佳場所,成為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開放式公園。
近年來,正陽縣在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中,切實把改善民生工程當大事來抓,堅持一手抓新城區的規劃建設,一手抓老城區的改造提升,從有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工程”著手,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改善廣大群眾的出行、居住和生活環境,美化和亮化居民小區,改善和優化城市環境;加快道路整修,暢通城區交通。
為深入推進國家級衛生縣城和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活動的開展,縣委書記劉艷麗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多次深入縣城主要街道、社區對創衛工作督導檢查。劉艷麗指出,創衛工作不僅僅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更是一項惠及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每個領導干部要把創衛工作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營造創衛工作的良好氛圍,提高群眾參與的自覺性。
走在跨越發展的正陽大地,醉在花海里,美在風光里。在正陽縣城西側正在建設的清水灣公園,其前身是韋甲溝河道,原來是一條臭水溝。2014年,該縣領導英明決策,對韋甲溝河道進行綜合整治,暨啟動了清水灣公園建設項目,要讓昔日的臭水溝變模樣。該項目總投資10.7億元,項目總長3.7公里,占地60余公頃。建成后,將為該縣居民群眾提供優美舒適的戶外活動和商業消費場所,將成正陽縣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沿河景觀長廊。
同時,完善了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對城區道路全部進行了大修改造,實施了70條背街小巷和家屬樓院路的硬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通城區6條道路,實現了路網循環;開通了4條城市公交線路,方便了群眾出行;升級改造了正陽縣文化廣場。 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扎實開展了鄉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連續兩年獲得全省先進。
擦亮農業 “三張名片”
正陽農產品資源豐富,史稱“膏粱豐腴之地”。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形成了頗具影響的“三張名片”。特別是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全國花生第一大縣、全省生豬生產第一大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三張名片”,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大力實施高標準良田等涉農項目,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擦亮花生、小麥、生豬農業“三張名片”。
正陽是我國夏花生核心產區,每年150萬畝的種植面積和50多萬噸的年產量,多年位居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之首,被國家統計局認定為全國油料生產第一大縣;糧食總產量107萬噸,多年保持全國糧食百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生豬年存出欄400萬頭,萬頭以上豬場達到39家,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90%,是全國肉類百強縣,全國生豬調出第二大縣,連續18年成為河南省優良生豬生產第一大縣。同時,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數量達到3683家。 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統籌解決教育、衛生、就業、住房、交通等民生問題,實現了基礎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連年進步、職業教育漸成體系、民辦教育蓬勃發展,連續五年榮獲全市高中教育先進縣。開工5條干線公路的改造工程,其中2條已修建完成通車。
正陽交通便利,大廣高速、京港澳高速、滬陜高速、新陽高速環繞四周,明臨、確平、永定、吳黃四條省道縱橫交叉穿過縣境。建設中的息邢高速公路,從東到西貫穿縣境34.9公里,為正陽設立2個出口,建成后縣城5分鐘即可上高速,從該縣產業集聚區上高速,幾乎是零距離。在國務院制定的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振興規劃中,規劃了一條從南向北穿越縣境的高速,并為正陽設立1個出口,屆時正陽的高速出口將達到5個。計劃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明港機場,從縣城出發20分鐘即可到達。
今天的正陽,資源紅利、生態紅利、勞動力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疊加釋放,傳統農區在區域經濟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后發優勢愈發顯現。
一望無際的麥田。
正陽公園美景。
真陽鎮龐橋社區。
形成干部干事創業氛圍
正陽縣又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扎實推進“4+4+2”黨建體系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了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常態化和長效化機制、從嚴管理監督領導干部機制、激勵領導干部求真務實機制。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組織開展了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觀摩和述職評議活動等。
要發展,要趕超發展,就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闊視野。為此,該縣決定開辦領導干部大講堂。
每月一期的領導干部大講堂自2014年開講至今已經舉辦了30多期。在這個大講堂上,眾多高層次專家、學者緊密圍繞當前大局和重點工作,從形勢政策、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管理、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精彩講授,全縣廣大領導干部普遍感到解渴受用、受益匪淺。領導干部大講堂成為加強學習的園地、提升素質的平臺,是幫助領導干部持久打開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總閥門的重要載體。
如今的正陽,風清氣正、心齊氣順,形成了思發展、議發展、圖發展的干事創業氛圍。
針對當前的精準扶貧,縣委書記劉艷麗多次深入鄉村,走訪慰問貧困戶,為貧困戶送溫暖找出路,盡快脫貧。 劉艷麗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要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目標,切切實實把工作做細、做實。為此,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開展精準扶貧。
正陽縣委、縣政府找路子想方法,創新扶貧模式。該縣通過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精準扶貧座談會,萌發了成立精準扶貧協會的想法,也得到了全縣農業經營組織的廣泛響應。8月19日,“正陽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精準扶貧協會”正式成立。形成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抱團助推“精準扶貧”新模式。
收獲一張張成績單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46億元,經濟發展指數在全省排序位次顯著提高。縣域經濟在全省排序第88位,比上年提高11位,進位數全市第一;產業集聚區絕對指數排第145位,比上年提高16位,發展指數排第3位,比上年提高128位,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十快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絕對指數排第97位,比上年提高48位,居全市第3位,發展指數排第17位,比上年提高138位,居全市第一位。出口創匯完成269萬美元,增長241%,居全市第一位。三次產業結構為34.1:27.7:38.2,三產比重首次超過一產。被科技部定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核心區。
今年一季度,全縣GDP30.15億元,同比增長8.9%,位居全市前三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居全市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10.9億元,同比增長19.8%居全市第五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億元,同比增長13.8%,居全市第二位。
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按照“上爭、下促、外引、內培”的指導思想,圍繞主導產業,突出招大引強,相繼引進了維維集團、鄉巴佬、君樂寶乳業、牧原集團等一批大企業,形成了維維糧油產業園、溫州特色食品產業園、機械制造產業園。積極招龍頭搞兼并,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推進了維維集團與央企中糧集團合作,建立華中糧儲中心;君樂寶乳業收購正陽花花牛天乳乳業,打造華中地區乳制品生產基地;臺灣巴布豆兼并百蓓佳,實現提名增效;德國弗羅姆公司注資華星鑄造建設二期工程,壯大傳統優勢產業。
特別是全國乳制品行業銷售收入排名第四的“君樂寶”成功落地正陽,并開工建設,成為駐馬店市在京津冀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典型代表,實現了正陽縣招商引資的一大突破,被評為全市“開放招商先進縣”。
2015年,縣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9.4億元,同比增長58.5%;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8億元,同比增長68.8%,兩項指標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組組數據,不但見證著今日正陽經濟運行的總體平穩,更折射出正陽明天依然能保持相對較快經濟增速的巨大潛力。正陽正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濃墨重彩描繪新藍圖,正以豪邁之氣迅速崛起,而更精彩的篇章,正在續寫。
策劃:趙向陽 劉 輝
文字:王化遠
攝影:高萬寶
正陽君樂寶廠區。

王勿橋醋業有限公司頭伏釀醋。
清理后的護城河美景初現。
正陽縣城區。
中共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 正陽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東征偕全縣人民誠邀海內外賓朋前來正陽投資興業 共謀發展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