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地的豐收
摘要: 上蔡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百強縣之一。上蔡縣小麥產量和收購量基本占全市的六分之一,小麥經濟在全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截至2月1日,上蔡縣的137萬畝小麥雖已澆灌62萬畝,但仍有75萬畝麥苗旱
上蔡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百強縣之一。上蔡縣小麥產量和收購量基本占全市的六分之一,小麥經濟在全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截至2月1日,上蔡縣的137萬畝小麥雖已澆灌62萬畝,但仍有75萬畝麥苗旱情嚴重,麥苗枯黃警報頻傳,死苗現象開始發(fā)生。緊急會議,緊急措施,緊急行動。全縣黨員干部帶領廣大群眾把抗旱澆麥的高漲情緒和沖天干勁迅速掀動起來,呈現全縣干群群策群力戰(zhàn)旱魃奮斗的6日景觀。
2月2日
上午,上蔡縣召開全縣抗旱澆麥保豐收緊急會議。這是上蔡縣委、縣政府繼2008年11月以來第6次召開抗旱澆麥工作會議。會議決定:立即啟動抗旱澆麥二級響應機制;啟動千名干部進村幫扶工作機制,原派出的工作組自動轉換為抗旱澆麥工作隊,直接進村入戶;啟動上蔡縣目標責任管理3條督察線,全天候滿負荷督察工作機制,組織6個督察組在全縣鄉(xiāng)村穿梭督察。全縣干群上下齊動,各界互動,部門聯動,為實現上蔡縣2009年小麥畝產平均單產500公斤行動起來。
下午,記者來到上蔡縣洙湖鎮(zhèn)軍張村頭,看到群眾有的捧著水管噴水,有的正在田間排管,路上站著鄉(xiāng)村干部和頭戴黃色安全帽的電管所工作人員,整塊田里看不到有柴油機。據村干部說,他們用的是電力澆灌。記者走進附近一個電閘房里,房里發(fā)出低聲的馬達嗡嗡聲。一個電閘房帶動十幾個水管接口,一個個長長的膠管由遠及近地在麥田噴水。據該村干部說,這項名為優(yōu)麥低壓灌溉工程的一個電管系統(tǒng)覆蓋1200畝麥田,每天澆灌近400畝。洙湖鎮(zhèn)的一名負責人說,軍張村的農田機井灌溉配套項目建成后,這一大片田地沒有因為旱澇減過產。
2月3日
記者在蘆崗鄉(xiāng)麥仁村,看到部分群眾拉著鄉(xiāng)政府扶持購買的噴灌機急忙下田,鄉(xiāng)、村干部則迅速組織人員利用打井機開發(fā)水源。在大路李鄉(xiāng),記者看到的是人人忙碌的身影。在無量寺鄉(xiāng)干部的帶領下,記者走遍了全鄉(xiāng)的所有村莊,看到路邊的麥田已全部進行了澆灌。在百尺、華陂、小岳寺3個鄉(xiāng)鎮(zhèn),記者看到,縣、鄉(xiāng)干部來來往往忙碌著組織群眾抗旱。在西洪、東洪、朱里、東岸等鄉(xiāng)鎮(zhèn),群眾澆麥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東岸鄉(xiāng)的一名干部說,農民大部分都有抗旱機械,他們都很自覺地下田抗旱。據東洪鄉(xiāng)農技站王站長說,他們鄉(xiāng)的麥田年前已澆過一遍,這次重新澆灌是為了讓麥苗更好地度過返青期。現在,農民正趁著好墑情對小麥進行追肥,并噴施禾果利、菊酯類農藥以防止小麥發(fā)生紋枯病、銹病等。
2月4日
在邵店鄉(xiāng)所在的三級提灌舊址上,上蔡縣農業(yè)局的專家對記者說,沒澆過水的麥苗已處于極度饑渴的頂點,平均次生根只有六七條,比起正常的麥苗得少四五條,而且處于嚴重的脫肥狀態(tài),分蘗能力基本為零,生命力很脆弱。一位老農把車拉來的一桶桶水往發(fā)黃的麥苗上潑灑。看到記者走上前,這位老農就隨手把未澆灌的麥苗揪了一把,走到路上說,這種麥苗沒人搭救就得死。邵店鄉(xiāng)政府一名幫扶隊員說,省、市、縣幫扶工作隊的領導正進行財力、物力、人力幫扶,爭取挽救麥苗的生命。
2月5日
記者驅車在齊海、五龍、楊屯、洙湖、黨店等鄉(xiāng)鎮(zhèn)觀察了一遍,發(fā)現漫田遍野都有人用抗旱機械澆麥。據上蔡縣督察組的同志說,這些鄉(xiāng)鎮(zhèn)的群眾基本上是全民出動,以機械為主力,以人力補空白。縣、鄉(xiāng)幫扶工作隊的同志對一些困難家庭,正進行農機協(xié)調幫扶。記者在和店、蔡溝、楊集、崇禮等鄉(xiāng)鎮(zhèn)沿路看到,所有麥田都基本灌溉一遍。和店鄉(xiāng)一負責人說,他們撥出專項經費對抗旱機械實行每天補貼20元的激勵措施,以實現機械抗旱的效益最大化。而楊集鎮(zhèn)的一名鎮(zhèn)干部說,他們鎮(zhèn)的干部自正月初二始已投入抗旱澆麥工作,為該鎮(zhèn)打好小麥豐收主動仗提供了組織保障。
2月6日
記者坐車赴駐馬店市區(qū)開會的路上看到,黃埠鎮(zhèn)的群眾一大早就開始在麥田里利用機械澆麥,公路兩側的麥田多已澆灌一遍。記者熟識的2名鎮(zhèn)干部正在僅剩的一塊未澆的麥田里與幾名干部模樣的人侍弄一部噴灌機。記者通過電話詢問得知,他們是在幫助一家打工未回的農民家抗旱呢。
2月7日
記者驅車向北經過東洪、朱里、東岸,所到之處,看到的麥田是一望無際的濃綠和青翠。上蔡縣農業(yè)局負責人對記者說,去年,這3個鄉(xiāng)鎮(zhèn)的小麥畝產平均都超過千斤。在東岸鄉(xiāng)高標準農田里,一位農民老太太笑著告訴記者,他們種的是穩(wěn)當莊稼,端的是鐵飯碗,只要有地在,就有大囤的糧食在。
當日晚,上蔡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同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春節(jié)過后,有2000多名縣、鄉(xiāng)干部全身心投入抗旱澆麥第一線,全縣近40萬農民投入抗旱澆麥戰(zhàn)場。上蔡縣各界捐資和財政籌資已超過百萬元,加上上級撥付的抗旱資金,為全縣抗旱澆麥保豐收大會戰(zhàn)提供了有效的經濟支持。針對小麥干旱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和氣溫回升可能造成的小麥病蟲害提前發(fā)生的預測預報,縣、鄉(xiāng)鎮(zhèn)干部結合澆麥工作正組織補肥追養(yǎng),并噴灑防止銹病、紋枯病、麥蜘蛛、芽蟲的農藥以保苗促壯。針對個別春性強及抗旱機能相對較差的小麥品種造成全縣3200畝小麥成片死亡和8500畝油菜枯死現象,農業(yè)部門的干部正積極引導群眾做好春玉米、春紅薯和瓜菜種植等補救性措施,并幫助群眾聯系種苗。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