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保森的讀報人生 25載與晚報相伴 86歲仍做“讀報員”
摘要:說著,胡保森起身從柜子里小心翼翼地翻出一摞珍藏的舊報紙,很多紙頁已經泛黃,有重要會議新聞,還有他與報紙的專屬回憶:2003年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上,敲著大鼓的他被鏡頭捕捉;胡保森投稿見報的手寫原稿。在小區里,胡保森是大家公認的讀報員。
記者 房滿地
日前,記者來到市區前進大道與東江路交叉口附近的東江花園小區時,今年86歲的胡保森老人正在家中閱讀《天中晚報》。

胡保森在家中閱讀《天中晚報》。
胡保森與報紙的緣分,要從年輕時說起。1959年,高中畢業的他作為知識青年應征入伍,在部隊負責宣傳文化工作。那時條件有限,沒有電視可以看新聞聯播,聲音洪亮的胡保森就成了讀報員,每天中午大家吃飯時,他就在旁邊朗讀報紙,成了大家了解外界的“活廣播”。

2003年的晚報刊登胡保森敲著大鼓的照片。
退伍后,胡保森進入市畜牧局工作,依舊保持著讀報的習慣,每天都會把報紙從頭到尾讀一遍,遇到重大新聞還會剪下來留存。退休那年,他第一時間訂閱了《天中晚報》。“《天中晚報》內容豐富,大到國家政策,小到百姓生活,每個欄目我都喜歡,是我的精神食糧。”胡保森說。
說著,胡保森起身從柜子里小心翼翼地翻出一摞珍藏的舊報紙,很多紙頁已經泛黃,有重要會議新聞,還有他與報紙的專屬回憶:2003年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上,敲著大鼓的他被鏡頭捕捉;在市區世紀廣場拉二胡的身影,也被記者定格登報;就連當年投稿見報的報紙和手寫原稿,以及工作時作為通訊員發表的新聞消息,他都完好地保存著。提及與《駐馬店日報》和《天中晚報》的故事,胡保森滔滔不絕。

胡保森投稿見報的手寫原稿。
如今,讀報仍是胡保森雷打不動的日常。每天吃完早飯,他就盼著看《天中晚報》。報紙一到,他便逐版逐篇細讀,遇到民生政策和暖心新聞,還會讀給老伴聽。在小區里,胡保森是大家公認的讀報員。看到鄰居圍坐聊天,他會主動上前講當天報紙上的新鮮事、黨的好政策,鄰居們也愛聽。久而久之,只要他一拿報紙,大家就會笑著招呼:“快來給俺讀讀今天的新聞!”
25年相伴,《天中晚報》從一份普通的讀物,變成了胡保森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老伙計”。這份跨越時光的讀報情,不僅藏著老人對生活的熱愛,也成了小區里一道充滿正能量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