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永駐人民心頭
摘要: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與利用工作,積極盤活紅色歷史資源,通過將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干部學院及孤山沖旅游線路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個集干部教育培訓、入團入黨宣誓、社會各界參觀學習于一體的重要紅色基地。
記者 王家恒
仲秋,當第一縷陽光越過山脊,坐落在確山縣的竹溝革命烈士陵園披上了溫暖的光暈。
陵園入口處,張愛萍題寫的“竹溝革命烈士陵園”8個金色大字鎏金閃耀。穿過大門,由李先念題寫的“竹溝革命紀念碑”巍然入目,22.8米的高度象征著革命先烈的巍巍風骨,也激勵著一代代中原兒女奮發向前。
豐碑永駐 松柏常青映忠魂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竹溝革命紀念碑共39層,層層沉重,對應著1939年發生的“竹溝慘案”;852塊花崗巖,石石千鈞,象征著在竹溝犧牲的無名烈士。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園長楊洋輕撫青石碑座,小心翼翼地拂去落葉——96位烈士,正于此靜靜長眠。
“這是王恩九烈士的墓碑。”楊洋在一方樸素的石碑前駐足。1939年10月,王恩九當選中共河南省委候補委員、統戰部長,繼續堅守竹溝。11月11日,國民黨頑固派武裝突然圍攻竹溝,王恩九和中共河南省委領導同志一起率領竹溝軍民奮起反擊。“竹溝慘案”發生后,為維護國共合作大局,他臨危受命赴確山交涉,行至孤山沖時遭國民黨確山縣常備隊扣押,當夜慘遭殺害,年僅38歲。
楊洋緩步向前,在一座較新的墓碑前停下。“這里安息著新時代的英雄——周昆訓烈士。”2023年8月,吉林省舒蘭市洪水肆虐,周昆訓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當發現還有群眾被困時,他再次沖進險境,將群眾推向安全地帶,自己卻永遠留在了那片洪流之中。
陽光透過松柏的縫隙,在墓碑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仿佛在訴說著這些跨越時空的英雄事跡。
從革命年代的王恩九,到新時代的周昆訓,一位位烈士用生命詮釋了忠誠與擔當。“我們守護的不僅是一座陵園,更是一段段永不磨滅的記憶。就像這滿園的松柏,歷經風雨而愈發挺拔。”楊洋說。
薪火相傳 紅色基因續新篇
“同學們,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先烈的熱血。”今年清明節,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手捧白菊,步履格外輕緩,默默丈量這片安息著英魂的神圣墓區。
肅穆的氛圍在英名墻前愈發濃厚。不久前,來自鄭州大學的學生王璐在此久久佇立,目光掠過一個個鐫刻的名字。“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中,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就是將它穩穩接住,奮力跑好屬于我們這一棒。”王璐說。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不僅是紅色記憶的“守護者”,更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平臺。
作為我國首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它既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也是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在愛國主義教育、資政育人及鞏固國防思想防線中發揮核心作用。
“我們年均接待參觀者近30萬人次,這不僅是簡單的數字,更是陵園‘褒揚先烈、教育后人’最生動的印證。”楊洋介紹,通過組織祭英烈活動、開展主題展覽、講述英雄事跡等一系列舉措,厚重的歷史在這里轉化為鮮活的紅色教材。
在重要紀念日期間,陵園還進一步規范現場祭掃流程,積極推廣網絡祭掃。如今,社會各界不僅可以登錄中華英烈網實現數字化祭掃,還能通過VR全景“走進”陵園,接受紅色文化熏陶。
砥礪新程 守護精神啟未來
當第一縷晨光灑向豐碑,工作人員的身影便已開始日復一日、細致入微地守護。
“我們對烈士墓、紀念碑、雕塑等核心設施實行日巡查,并在重要節日前進行全面排查。”楊洋介紹,工作人員每天進行綠化整治、消防器材檢修、監控設備維護,多年來未發生設施損壞或安全事故。
園區內,烈士事跡宣傳牌、無障礙通道、志愿服務站等設施一應俱全,停車場配套完善,道路綠化持續翻新,整體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與利用工作,積極盤活紅色歷史資源,通過將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干部學院及孤山沖旅游線路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個集干部教育培訓、入團入黨宣誓、社會各界參觀學習于一體的重要紅色基地。
暮色漸濃,陵園亮起溫暖的燈光。這片英雄長眠的土地,正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精神燈塔,照亮著新時代的前行之路,讓紅色基因在中原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策 劃:鄭 剛 王振江 統 籌:劉華山 劉 鵬
資料來源: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