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駐馬店老區

紅色革命圣地 中原抗戰搖籃

2025-08-21 16:55 來源: 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次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據形勢變化,將豫鄂邊、鄂豫皖、鄂中三個區黨委合并為新的豫鄂邊區黨委,原豫南國統區黨組織與豫西省委合并為新的中共河南省委留駐竹溝。1938年9月,新四軍游擊支隊誓師東征之際,在彭雪楓倡議下,《拂曉報》在竹溝正式創刊。

紅色革命圣地 中原抗戰搖籃

——尋訪“小延安”竹溝的烽火印記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資料圖片

劉少奇戴過的帽子和李先念使用過的公文包。記者 王家恒 攝

位于確山竹溝的中共河南省委舊址。記者 王家恒 攝

拂曉劇團、《拂曉報》和騎兵團,被稱為彭雪楓的“三件寶”。 (資料圖片)

從確山暴動的星火初燃到劉店秋收起義的號角吹響,從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的浴血奮戰到中共鄂豫邊省委的紅旗高揚,從中共河南省委的戰略扎根到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運籌帷幄——這片浸潤著紅色基因、承載著光榮使命的土地,在烽火激蕩的革命歲月中始終挺立潮頭,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中共鄂豫邊省委打開豫南抗戰新局面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全國出現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

在豫南地區這片紅色熱土上,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正確方針、路線,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豫南的實現而斗爭。

為全面了解新形勢,時任中共鄂豫邊省委組織部部長的周駿鳴奉命到達延安。黨中央對豫南紅軍游擊隊和豫南桐柏山區紅色游擊根據地十分重視。朱德總司令親自接見了周駿鳴,聽取關于鄂豫邊區黨和軍隊堅持斗爭情況的匯報。隨即,中共中央派胡龍奎為中央代表隨周駿鳴赴鄂豫邊區,加強黨組織和軍隊的領導,打通與鄂豫皖紅二十八軍的聯系,改變豫南紅軍孤軍作戰的局面。

同年7月,中共鄂豫邊省委在泌陽碾盤溝召開省委會議,全面落實中央指示。此次會議成為豫南抗戰的“轉折點”,使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斗爭方向,為鄂豫邊地區黨和抗

日武裝的發展,實現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內提出的方針、路線、政策,開創這一地區抗戰新局面,奠定了組織、思想基礎。

鄂豫邊省委領導下的革命斗爭和根據地建設,如創建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等,不僅擴大了黨的影響力,還為抗日戰爭時期豫南根據地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1937年12月,鄂豫邊省委改為鄂豫邊特委,1938年1月改建為豫南特委,隸屬河南省委。至此,鄂豫邊省委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中共河南省委筑牢中原抗戰新支點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后,日軍即沿隴海線西犯,同時繼續結重兵,威脅武漢,這樣津浦路以西、隴海路以南、平漢路以西、長江以北之廣大華中地區,形勢十分危急。

河南地處中原,是連接華北、華中的紐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救亡圖存,保家衛國”“保衛河南”已成為中原人的共同呼聲。

根據中央關于“以鄂豫邊區根據地,領導豫皖邊工委、鄂豫邊特委及整個河南省的工作”及毛澤東同志“望以大力發展該工作”的指示,1938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遷駐鄂豫邊地區,實現省委以竹溝為中心組織和發動河南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使其成為中原抗戰的戰略據點的戰略目的。

1938年5月底,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朱理治、組織部部長陳少敏、宣傳部部長王闌西、青年部部長謝邦治、秘書長郭啟卜等先后到達竹溝。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溝成立了由朱理治、彭雪楓、陳少敏三人組成的省委常委會。

為廣泛發動河南游擊戰爭,解決基干隊伍與軍事干部短缺的燃眉之急,駐于竹溝的黨組織果斷決策:即刻籌建一支1500人至2000人的新四軍部隊,并成立500人規模的干部教導隊,以此為戰爭中流砥柱。與此同時,竹溝黨訓班也應運而生,致力系統培養從支部到區縣級的核心骨干,為斗爭筑牢組織根基。

在竹溝,以彭雪楓為主任、劉貫一為副主任的河南省統一戰線工作委員會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工作。他們高舉團結抗戰的旗幟,團結了國民黨省政府、軍界及地方士紳在內的廣泛力量,為黨在竹溝地區放手發動群眾、組建抗日武裝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創建敵后根據地創造條件,用統戰工作保證竹溝抗日基地的存在與發展。

同時,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溝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培訓黨員干部和《大量發展黨員的決定》,通過培訓各級黨員領導骨干,積極恢復、重建黨的各級組織,促進河南黨的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1938年10月,河南省委竹溝擴大會議召開,全省恢復重建39個地、市、中心縣委,黃河以南64個縣中有59個縣恢復建立了黨的組織,黨員發展到8000人,是全民族抗戰爆發時黨員的幾十倍。

中共中央中原局構建華中抗戰新格局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正當武漢危急,華中戰場發生巨大變化的嚴峻時刻,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會議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中原局和南方局,為中原地區黨的建設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奠定組織基礎。

中原局成立后,根據形勢需要撤銷河南、湖北省委,成立中共豫西、豫鄂邊(也稱豫南)、鄂豫皖、鄂中、鄂西北、豫皖蘇等省委或區黨委。同年12月至次年1月,朱理治在竹溝主持召開中共河南省委擴大會議,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布撤銷中共河南省委、成立中共豫鄂邊區黨委的決定。豫鄂邊區黨委隸屬中原局領導,區黨委機關與中原局機關駐竹溝鎮。

1939年1月,劉少奇抵達竹溝主持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竹溝成為向中原輸送干部、物資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樞紐,堪稱“中原的延安”。劉少奇在此撰寫《論黨內斗爭》《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強化黨的思想建設。

為貫徹中央發展華中的方針,劉少奇明確提出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把擴大抗日武裝和主力部隊建設、創建抗日根據地作為中原地區黨組織的中心任務。

據史料記載,竹溝按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模式,創辦了多期教導隊和黨訓班。短短兩年內,先后向全國輸送18批抗日基干武裝共4800多人,其中黨員骨干3000多名。新四軍重建軍部后的7個師中,第二師、第四師和第五師的基干隊伍均從竹溝發展而來,第三師、第七師也有不少

骨干力量來自竹溝。

根據組織安排,李先念、陳少敏等率部南下開辟武漢外圍根據地。9月,中原局決定建立鄂東、豫南、鄂中抗日根據地。次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據形勢變化,將豫鄂邊、鄂豫皖、鄂中三個區黨委合并為新的豫鄂邊區黨委,原豫南國統區黨組織與豫西省委合并為新的中共河南省委留駐竹溝。三個地區的武裝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兵力9000多人,實現了豫鄂邊區黨和武裝的全面統一。

同期,彭雪楓率新四軍游擊支隊繼續東進,開辟豫東、皖北局面,至年底部隊發展至12000人,游擊支隊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六支隊,并先后建立10多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自建立至1939年冬,中原局成功實現華中新四軍的戰略展開,部隊由數千人發展至3萬多人,初步實現中共中央發展華中的戰略目標,為創建鞏固華中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烽火歲月中,竹溝是黨中央與中原局向中原各地輸送干部的“人才樞紐”、調撥經費物資的“補給總站”、維系各方聯絡的“紅色動脈”。它在中原大地的地位,正如延安之于全國——既是運籌帷幄的指揮中心,更是凝聚抗戰力量的精神燈塔,以強大的組織力與號召力,引領著中原軍民在烽火中奮勇前行。

彭雪楓揮師挺進豫皖蘇

記者 殷瑞杰

彭雪楓,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文武雙全、驍勇善戰的杰出將領,也是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的開創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1938年春,彭雪楓受中共中央派遣,率張震、岳夏等30多名紅軍干部進駐確山縣竹溝鎮開展中原敵后抗日工作,并擔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和中共河南省委統戰委員會主任。

在當時,小小的竹溝,成為中原抗戰的支點,被稱為“小延安”。

為了更好整編游擊隊、擴大抗日力量,彭雪楓參照延安“抗大”的做法,在竹溝主持創辦了兩期軍政教導隊,培訓了軍政干部近千人,其中許多人后來成了新四軍第四師和豫皖蘇邊區抗日斗爭的中堅力量。

同年9月,黨中央作出重要戰略部署,派遣彭雪楓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開辟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然而當部隊抵達后,彭雪楓就發現,當地斗爭環境之惡劣遠超預期。

面對嚴峻形勢,彭雪楓采取避其鋒芒、靈活殲敵的戰術,通過一次次的軍事斗爭粉碎了敵人的圍剿。1940年11月,日軍出動裝甲部隊圍攻蒙城板橋集,彭雪楓率部沉著應戰,利用地形擊潰了日偽軍5000多人的進攻,斃傷敵1000多人,并用機槍打下日軍一架輕型轟炸機,成了華中敵后戰場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

從1938年至1944年,彭雪楓帶領根據地軍民同日偽軍等發動大小戰斗3700多次,累計殲敵48000多人,建起“敵后抗日堡壘”,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上馬可殺敵,下馬筆如椽。”這是重重戰火硝煙中彭雪楓將軍的真實寫照。

戰場上披堅執銳斬關奪隘,戰場下總結戰爭規律,構建武裝力量建設理論。在與日軍、偽軍作戰中,彭雪楓先后撰寫《平原游擊戰的實際經驗》《豫皖蘇邊兩年來平原游擊戰總結》等文章,為我黨我軍抗擊日寇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際經驗和理論思考。

同時,彭雪楓還把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作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務。1938年5月,彭雪楓在竹溝成立了拂曉劇團,以舞臺為戰場,用文藝激發根據地軍民抗戰熱情,用戲劇揭露日寇殘暴罪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既給根據地和抗日前線帶來了熱烈的氣氛,又使廣大群眾受到了教育。群眾贊譽拂曉劇團是開放在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文藝鮮花”。

“革命不僅要靠槍桿子,也要靠筆桿子”。1938年9月,新四軍游擊支隊誓師東征之際,在彭雪楓倡議下,《拂曉報》在竹溝正式創刊。從此,這份戰地報變身為“文化奇兵”,伴隨著部隊轉戰豫皖蘇邊區,為抗戰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彭雪楓在《拂曉報》的創刊詞里寫道:“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革命、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就要到來的意思。軍人們在拂曉出發,要進攻敵人了,志士們在拂曉奮發,要聞雞起舞了。拂曉催我們斗爭,拂曉引來了光明。”

《拂曉報》一經面世,就以其鮮明的立場、真實的報道、生動的文字和新穎的版面受到根據地廣大抗日軍民的歡迎,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以“星火燎原”之勢走出豫皖蘇邊區,走向延安、重慶、西安等地,成為鼓舞軍民斗志的拂曉之光。

來到豫東短短一年,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游擊支隊就從當初的300多人發展壯大到17000多人,并建立了7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完成了初創豫皖蘇敵后根據地的戰略任務。之后又奉命挺進敵后,宛如一把利刃,再次插入了敵人的心臟。

1941年“皖南事變”后,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擔任師長,組建了騎兵團。彭雪楓親自給戰士們講課,示范騎兵戰術,并設計了一把集各家所長、更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新式馬刀,被戰士們稱為“雪楓刀”。騎兵團經嚴格訓練,英勇善戰,每戰必勝,在創建和鞏固淮北抗日根據地的戰斗中立下了不朽戰功。

不幸的是,就在抗戰勝利前夕的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率領新四軍第四師再次奔赴豫東戰場,在指揮河南夏邑八里莊戰役時,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殉國,年僅37歲。

2009年,彭雪楓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策 劃:鄭 剛 王振江 統 籌:劉 鵬 李鐵軍

資料來源: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 色老头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99热99re| 客厅餐桌椅子上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99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男人的j插入女人的p| 噜噜噜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饥渴难耐16p|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看黄a级毛片| 美国人与动性xxx播放|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欧美性暴力猛交| 天天久久综合网站|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成成人看片在线| 久久www视频| 日本人视频-jlzzjlzzjlzz|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高清|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