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戰士葉道清:“活著的烈士”賡續百歲傳奇
摘要:1957年,從朝鮮回來,部隊送葉道清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深造。
記者 張 錕
“國家強大了,不會被人家欺負了。”9月3日上午,市區一間簡樸的單元房里,百歲抗戰老戰士葉道清在家人的陪伴下,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直播,他頻頻豎起大拇指點贊接連亮相的一系列武器裝備。
看著受閱隊伍踏著整齊的步伐,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經過天安門前,葉道清的思緒一下被拉回那個烽火年代。
1924年,葉道清出生在信陽市新縣卡房鄉老葉灣村金堂崗——這片被譽為“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鄂豫皖蘇區熱土。父親葉志輝長期秘密為紅軍傳遞情報、擔任向導,并屢次將家中僅存的口糧接濟游擊隊,1935年因叛徒告密壯烈犧牲;母親王紅旭不懼白色恐怖,冒險為斷糧7日的游擊隊獻出家中最后存糧,最終因饑寒交迫長眠于這片紅色土地。
雙親去世后,12歲的兄長葉道如毅然參軍,留下年幼的葉道清在地主家放牛。葉道清13歲時因丟失耕牛被地主打得遍體鱗傷。生存無望之際,他赤足跋涉近百里山路,忍著潰爛血泡的劇痛,徒步至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尋找兄長所在的部隊。
“我一頭撲進他懷里,嗓子都哭啞了。”葉道清說,那是他第一次離開大別山,從此踏上革命征程。1938年,葉道清跟著新四軍第四支隊,開赴皖東打鬼子。
“當時由于我年紀小,身子骨又單薄,扛不動槍,便被分配到新四軍第二師醫院當勤務兵,日常負責洗繃帶、抬傷員。”葉道清回憶道。部隊里有條鐵規矩:“飯前認字,不識則饑。”他就在戰斗間隙,撿根樹枝在沙土上一筆一畫地學字識字。1944年1月,葉道清進入新四軍第二師衛校,從識文斷字起步,學止血包扎、配藥。1946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那時的醫療條件太苦了,戰士們受傷只能用‘PP粉’(高錳酸鉀粉劑)簡單消毒。”葉道清的聲音低沉而顫抖。
他跟隨部隊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場上,命是撿來的。”葉道清說,一次夜間行軍途中,敵機突然俯沖投彈,身旁的小戰士周萬順當場犧牲,而他因低頭系鞋帶這一無意的舉動,僥幸躲過一劫。
最險的是在朝鮮戰場上遭遇美軍毒氣彈襲擊時,他毫不猶豫地把防毒面具讓給一名小護士,自己撕下袖口,澆上尿液捂住鼻子,硬撐著救下7名戰友,最終因體力透支昏厥過去。
1953年夏天,朝鮮金城前線轎巖山那場慘烈的血戰,成了葉道清永生難忘的痛苦記憶。美軍燃燒彈傾瀉而下,他率領救護組沖入火海,膠鞋底都燒化粘在腳上。眼見擔架兵不幸中彈倒下,他怒吼著扛起傷員沖進防空洞,后背的軍裝早已燒成了焦炭。
一次戰斗中,磺胺粉用完了,他帶著戰士冒雨漫山遍野挖蒲公英、車前草。支起大鍋熬藥時炮彈襲來,他死死抱住滾燙的藥罐翻滾躲避,雙臂被燙得滿是水皰。那一仗,他負責的藥品損耗全師最低,救活的傷員有九成多。
1957年,從朝鮮回來,部隊送葉道清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深造。4年里,他拿出戰場上的拼勁兒啃下一本本厚重的專業書,畢業時門門功課都是優秀。1964年,他轉業到駐馬店專區醫藥部門工作,直至1982年離休。
離休后,這位南征北戰大半生的老戰士開啟了尋根之旅。當他在信陽市新縣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將數十年鄉音未改的“金堂崗”準確定位為“卡房鄉老葉灣金堂崗”時,葉道清難掩激動:“是這里,就是這里!”
鄉親們抹著眼淚告訴他:“你兄弟倆出去幾十年沒音訊,都當你們犧牲了,烈屬證也發過了。”面對縣里“更正烈屬證”的提議,他擺擺手說:“留著吧。我是替那些埋在山里的戰友活著的。”就這樣,葉道清成了一名“活著的烈士”。
如今101歲高齡的葉道清,仍保持著每日收聽新聞、關注時事的習慣。兒子葉陳明告訴記者:“從記事起,父親就教育我們要艱苦樸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他還常叮囑子女,要認真工作,踏實做人,永遠銘記黨和國家的恩情。在其言傳身教下,家人始終恪守勤儉質樸的家風。
采訪接近尾聲,葉道清鄭重取出珍藏多年的勛章: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勝利紀念章、朝鮮“和平萬歲”紀念章、中國人民志愿軍肩章、獨立自由獎章、解放獎章……今年又獲頒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他用手輕輕撫過每一枚勛章,動情地說:“我活著,就是替犧牲的戰士們看著這太平盛世,一天天好起來。希望年輕人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奮斗,讓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