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答好“履職卷”解決民生“微實事”
摘要:在2025年雪松街道民生項目評議會上,六支渠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因滯后成為周邊小區居民口中的“堵心渠”,居民多次到人大代表聯絡站投訴;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雪松街道人大工委的探索為基層人大工作提供了鮮活樣本。
記者 張新理

整治六支渠、建停車場、暢通交通等一件件民生微實事落地見效,是雪松街道人大工委探索“人大代表+”工作機制的生動體現。(資料圖)
“六支渠搖身一變,昔日的‘臟亂差’換了新顏,惡臭氣味也消失了”“小區附近新建了停車場,從此不再擔心車沒地方停”……如今,在驛城區雪松街道,一件件民生微實事落地見效,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這些變化,是雪松街道人大工委聚焦“兩高四著力”深化提升代表主題活動要求,創新探索“人大代表+”工作機制,發動轄區人大代表走進居民家中收集微訴求、推動解決民生微實事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雪松街道人大工委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通過代表履職“加速度”提升居民滿意度。
7月14日,近40℃的高溫下,雪松街道轄區的六支渠環境衛生清理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人大代表身著紅馬甲,與其他黨員干部一起手持鐵鍬等工具清理溝渠內的淤泥、碎石等。汗水浸透了衣背,但無人退縮。“這條溝渠困擾轄區居民多年,我們要徹底清理干凈。”驛城區人大代表、雪松街道人大代表活動小組組長馮華輝邊說邊組織人員前去排查污水來源。
六支渠橫貫雪松街道,東西全長2公里左右,因上游疏于管理導致渠道淤塞嚴重,晴天臭氣熏天,雨天污水漫溢,被附近居民稱為“堵心渠”。2024年,楊新華、劉慶等代表在走訪中收集到居民有關這一問題的強烈訴求,隨即提交關于加強六支渠環境衛生整治的建議。雪松街道人大工委將其列為2025年首批民生微實事督辦項目,組織代表現場調研、跟蹤進度,僅用半個月便完成清淤疏浚、垃圾清運和護坡修整工作。如今,渠水變清了,岸邊還栽種了綠植,附近小區居民王全峰說:“人大代表辦了件大好事。”
民生微實事的關鍵在于精準度。近年來,雪松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代表走訪——群眾點題——工委派單——部門落實——人大代表驗效”閉環機制,確保每件小事都辦到居民心坎兒上。
民生實事辦得怎么樣,居民最有發言權。雪松街道人大工委創新推行“代表票決+群眾評議”雙評價機制,讓微實事從立項到落地全程接受監督。
在2025年雪松街道民生項目評議會上,六支渠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因滯后成為周邊小區居民口中的“堵心渠”,居民多次到人大代表聯絡站投訴;停車場建設項目因充電樁配置不足被代表點名,雪松街道當即協調增設10個充電站。雪松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孫晨說:“民生實事必須聽民聲,人大代表履職好不好,居民笑臉是標尺。”據統計,近兩年雪松街道15名人大代表共收集涉及民生項目、公共事業等微實事9件,現已辦結落實9件,辦結率達100%。這些看似瑣碎的道路維修、路燈安裝、公廁下水管網改造等小項目,累計惠及居民3.2萬人次,12345熱線投訴量同比下降45%。
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雪松街道人大工委的探索為基層人大工作提供了鮮活樣本。
搭建“民意直通車”。依托代表聯絡站,每月開展“代表接待日”活動,2024年以來共收集意見和建議65條,推動解決率超90%。
激活“履職新動能”。建立代表履職積分制,將代表參與微實事納入考核。李翠芳、楊新華等代表因表現突出獲評優秀人大代表。
打造“共治同心圓”。在夜市管理、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中,創新“代表+業委會+紅色物業”協商模式,形成“群眾吹哨、代表報到、部門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件件民生微實事,是人大代表高效履職的生動詮釋;征集、初定、審議、票決、監督、落實,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獲得感十足,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雪松街道得到有效踐行,實現打通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后一米’。”孫晨說。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