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投稿
摘要:那時候還沒有微信,我就找來單位印制的信封,把自己心心念念寫好的稿子,用正楷字體規規整整地謄寫在稿紙上。電話那端說:“我是駐馬店日報社的記者。從駐馬店日報社記者身上,讓我感受到了駐馬店日報社的整體風貌。
張富存
我第一次投稿,是在2003年。
那是個雪天。在家閑坐的我,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忽然心生靈感,有一種想要創作的沖動。
寫的是我上大學時的紅顏知己,一位因病早逝的女同學。從下雪的第一天開始,白天寫,晚上寫,半夜睡醒了只要有靈感也寫,就這么寫著悲著、悲著寫著,淚水滴濕了稿紙也不顧。雪下了七天,我寫了七天。等雪霽天晴時,文章也寫完了,因為寫的是大學生活,就給它起個名字:《青蔥歲月》,數數,大概4000多字。我是第一次寫稿子,也不知道寫的屬于什么體裁,說是小說吧,卻是散文的形式;說是散文吧,卻有小說的結構。管它呢,只要覺得能打動人就行。我心里這樣想。
稿子寫完了,總想給它找個歸宿。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家鄉的報紙更靠譜,于是就決定往《駐馬店日報》投稿。
這是我初次投稿。那時候還沒有微信,我就找來單位印制的信封,把自己心心念念寫好的稿子,用正楷字體規規整整地謄寫在稿紙上。為了方便溝通,我還在文末留下了聯系方式,是鄰居家的座機電話。一切準備停當,我才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里,然后貼上郵票,收信人地址僅寫上《駐馬店日報》編輯部收。怕別人看見了笑話,趁沒人注意,我偷偷摸摸地把信件投進了郵筒里。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盤算著稿件的運行情況:第一天該起郵了,第三天該到站了,第五天該分揀了,第十天該和編輯會面了,半個月后說不定就能收到編輯老師的回復了。可我左等右等,就是沒有消息。慢慢地,我不平靜的心又趨于平靜了。
當我快把這件事情忘卻時,沒想到,命運之神垂青了我。大概是半個多月后的一天下午5時許,天還下著雪,我在家待著,突然聽見鄰居喊我去接電話。當時,我的心臟怦怦直跳,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蹦出來似的。我三步并作兩步走,踏著雪,屏著呼吸,去接電話。電話那端說:“我是駐馬店日報社的記者。你寫的這篇文章轉過來有些時日了,我先后讀了不下5遍,每次讀都讓我感慨不已。概括起來說,這篇文章寫得不錯,不失為一篇上乘之作。讀你的文章,讓我看到了你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豐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同時也讓我看到了我上大學時候的影子。只可惜,你寫的是生活類題材,并且文字較長,不適合在黨報黨刊發表。但不發表并不代表不是好文章,建議你找一些青春類的雜志再投投試試。”駐馬店日報社的記者末了說:“你文字功底扎實,又有寫作天賦,未來可期。祝你在今后的文學創作道路上越走越寬。”我被駐馬店日報社記者的熱情所感動。不承想,自己牛刀小試,卻得到了駐馬店日報社記者如此高的褒獎和鼓勵,讓我飄飄然了好一陣子。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駐馬店日報社記者身上,讓我感受到了駐馬店日報社的整體風貌。
受益于駐馬店日報人的幫助,從此,我創作的筆再也沒有停下。直至今日,我已與《駐馬店日報》結下了相依二十載、發表作品50多篇的不解之緣。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