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寶寶出生后不查眼睛 當心失明!這個時間是關鍵期!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麗 通訊員 孫攀鋒 李沐佳)孕27+2周的張女士因胎膜早破,出現早產癥狀,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產科中心娩出一名1150克男嬰 ,男嬰出生后,伴有新生兒呼吸衰竭、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科醫生全力搶救,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因為是超早產兒,又是極低體重兒,很容易出現眼底血管發育異常,會有失明的風險,早產兒寶寶需要定期復查眼底,在出生后1個月時,眼科醫生為他進行了眼底篩查。
跟蹤檢查眼底發育情況,在出生后第3個月篩查時,醫生發現孩子眼底出現了右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二期增殖期,左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二期。
什么是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指發生在早產兒的視網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我國兒童失明的首要原因。病變的發生與早產、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有關,而且出生孕周和體重越小,發病率越高。我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高達12.49%,其中20%的患兒因此喪失視力。
由于患兒右眼確診視網膜病變二期增殖期,如果不及時干預,病變可能進一步進展,面臨失明的危險。
隨后,經過醫院新生兒科、眼科、麻醉科多學科會診后,決定對患兒在局麻下實施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術,眼科白內障青光眼眼底專業組副主任石韶宇、主治醫師孫攀鋒、護士楊寒冰在麻醉科手術部醫務人員的配合下,為孩子進行了手術,術后5天復查眼底,患兒雙眼病變均有所好轉。
石韶宇建議:孩子出生體重小于2000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的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在出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1-32周開始進行眼底病變篩查,并按醫生要求定期復查。
開展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可以有效地盡早發現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對于及時干預治療,挽救寶寶視力至關重要。
據了解,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從2014年引進視網膜眼底篩查儀,目前已有上萬名新生兒受益。以往對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嚴重的患兒多建議到上級醫院治療,這次玻璃體腔注藥術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技術成功開展,標志著醫院已同時具備早產兒視網膜篩查、診斷及治療能力,免去了患者家屬四處求醫的困境,將惠及更多早產患兒。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