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 革命薪火永相傳
青山處處埋忠骨 革命薪火永相傳
記者 郭建光 文/圖

駐馬店的每寸土地都流傳著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駐馬店是一方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采訪中挖掘的那些動人的故事,無不感染著“不忘初心尋訪紅色足跡”采訪團的每個人。
無法忘卻的紀念
每天清晨,當太陽一點一點從東方躍起,位于確山薄山湖上游的爬頭寨革命烈士陵園內因山巒起伏,天色剛亮,當地70歲的陳小興手拿掃帚,開始清掃路面上的落葉。這個默默無聞、有著42年黨齡的退伍兵,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腳下青松掩映下埋葬的那些革命烈士。
“我在這里出生,可以說是聽著革命先輩的故事長大的。”3月22日下午,陳小興穿著泛黃的軍綠色上衣,胸口佩戴著一枚黨徽,他娓娓道來的革命故事令前去采訪的“不忘初心 尋訪紅色足跡”采訪團記者無不動容。
1944年日寇侵犯中原,確山淪陷,國民黨張明泰部500人留下來,在瓦崗、蘆莊、木寨一帶繼續實行反動統治。1944年9月,新四軍五師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到確山縣、正陽縣邊界地區,張明泰知道后把部隊往山里收縮,進駐爬頭寨憑險據守。10月20日起,經過三天三夜慘烈的戰斗,我軍一舉殲滅了張明泰匪幫,取得了爬頭寨戰爭的勝利,打開了確山與周圍各縣抗戰新局面。
“當時據老一輩人講,參戰的戰士非常英勇,戰役結束后,村民自發前去為烈士收尸,陵園里埋葬的烈士成為當地村民永遠的牽掛。”陳小興告訴記者。他在革命烈士的感召下于1974年當兵,1980年復員回鄉,一直任陳沖村村黨支部書記,為村里的發展盡心盡力。他當年經常聽村里的長輩講起這段珍貴的歷史和與革命英雄的“緣分”。原來,當時時任新四軍五師三十八團政委周慶鳴在爬頭寨戰爭中負傷,曾在他爺爺家中休養。
每年清明節前夕,當地的村民在祭奠親人的時候都會自發來到陵園祭奠這些革命先烈。這里埋葬的革命烈士,以湖北、四川兵為主,青春揮灑在他鄉,生命定格在戰火硝煙中。
來自無名烈士的感動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松濤陣陣,前來吊唁的群眾絡繹不絕。紀念碑前的107個臺階象征著從1842年開始,清政府與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7年間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今日和平;紀念碑39層高,寓意著1939年,國民黨派重兵突然襲擊竹溝制造的“竹溝慘案”;紀念碑共有852塊花崗巖砌成,象征著852位犧牲的烈士。陵園內共有72名烈士長眠于此。
來自鳳凰網的記者郭帥在烈士墓碑前駐足。腳下長眠于此的部分無名烈士成為縈繞在年輕的郭帥心頭繞不過去的痛,“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實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當認真了解到這些青春飛揚的共和國戰士為理想信念前仆后繼、義無反顧、忘我犧牲的故事時,內心無法不感動。如今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郭帥說。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8年,陵園內有竹溝革命烈士公墓、烈士墓園、竹溝革命紀念碑、竹溝革命紀念亭、竹溝慘案陳列廳等?,F在這里已經成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景點之一。
紅色基因代代傳
在位于確山縣石滾河鎮的孤山沖革命舊址旁,36年黨齡、71歲的周春明老人向記者講述那些革命年代的故事。孤山沖革命舊址群主要包括河南工委、河南挺進兵團司令部、豫鄂邊區第四地委、行署、軍分區各個機關等。1927年春,確山縣孤山沖人民在竹溝地區共產黨員李畔林、趙子樂的帶領下,參加了確山縣農民起義。
1932年4月,周駿鳴等同志從江西中央蘇區回到家鄉孤山沖,重建農民協會。1938年5月,河南省委遷駐竹溝后,省委領導經常到孤山沖指導工作,孤山沖至今還流傳著“孤山沖,山重重,沖里來了個彭雪楓;窮人窮,骨頭硬,要跟雪楓鬧革命”的民歌。
1944年11月,在確山孤山沖成立豫鄂邊區第四地委(后稱豫南地委)四行署和四軍分區,地委下轄汝正確、汝上遂、確泌桐、信確四個縣委。河南工委、河南挺進兵團司令部、地委、行署、軍分區及確泌桐縣委分別設在孤山沖各個村莊。1945年1月17日,王震、王首道率部到孤山沖,與河南工委、挺進兵團及所屬聯歡后,19日夜全部過平漢鐵路,隨后跨越淮河,至湖北大悟與五師主力會師。
周春明之所以38年孜孜不倦收集整理孤山沖抗戰歷史,是因為1982年確山縣民政局抽調一些人員開展“中原突圍”史料的整理,他也參與其中。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他被王恩九烈士的事跡感動得數次落淚,由此下定決心,一定要整理出孤山沖完整的革命斗爭史。他是從1983年初開始整理這些史料的,為此跑了全國很多個地方,拜訪了不少與當年孤山沖革命有關的人。
“作為一名老黨員,余生我將用心講述革命故事,讓革命的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周春明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催人奮進!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