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光:我是記者,沒有理由停下奔跑的腳步!

郭建光在一線采訪。
2月2日,獲悉駐馬店“中國好人”群體為抗疫累計捐獻共40萬元錢物的消息后,天中晚報記者郭建光分別采訪了“中國好人”張大生、賀新義、郭保剛、李輝義、何文禮、越玉環等人捐款捐物背后的故事。他被這些充滿正能量的好人群體所感動,決定向他們學習,幫助他們到所有縣區送抗疫物資,同時全程采訪。
2月3日,郭建光和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中國好人”一起,到市區和確山縣、正陽縣、汝南縣等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愛心抗疫物資,實地參與并見證了一個個感人瞬間。從早晨一直到當晚八點,沒能吃上一口熱飯,事后每人吃了一桶泡面,已經是感覺到滿滿的幸福。2月4日一大早,他又跟隨“中國好人”一起獻愛心、采訪,直到中午1點多還沒能吃上一口飯,最后與義工及幾名“中國好人”分別吃了幾小塊面包,喝點冰涼的礦泉水。
幾天來,他每天拍攝幾百張照片,寫幾千文字。稿件在天中晚報客戶端和報紙刊發后,受到市文明辦領導和“中國好人”等一致好評,稱贊他是一名非常敬業的記者。
這只是春節期間郭建光同志工作的一個縮影。從大年三十至今,郭建光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大年三十下午,他深入市120指揮中心,采訪調度員值守背后的感人故事;跟隨市殘聯負責人深入到驛城區胡廟鄉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采訪,等寫完稿件發到App回家已經是深夜,焦急等待的家人因一直等不到他,也早已吃過年夜飯。大年初一,他又跟隨市殘聯負責人深入到泌陽縣、開發區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采訪,用手中的相機和筆記錄下重度殘疾人在那里吃穿不愁、感受著來自黨和政府關心、關愛的感人瞬間。采訪了新蔡10位雜技少年登上春晚的幕后故事,該文在天中晚報客戶端刊發后,被學習強國河南平臺轉載。在此基礎上,他又繼續深挖,采訪了一樁樁雜技人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新型冠裝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郭建光同志采訪了平輿縣人民醫院預檢分診處護士長方欣,感受她堅守一線一絲不茍篩查疑似病人的敬業精神;采訪了市殘聯扎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做法;采訪了新蔡縣紅十字蛟龍義務救援隊在隊長張團結的帶領下免費為居民發放口罩、送防護物品,并一天為城區消殺11萬平方米的感人事跡;采訪了泌陽縣重度殘疾人托養康復中心護工組長李冬梅堅守防控工作崗位,而她的兒子在武漢華大基因從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母子兩人的感人事跡;采訪了“中國好人”趙進前妻子賣母親遺物助力家鄉抗疫的感人事跡;采訪了供電公司職工捐款萬元抗疫的事跡,該新聞隨后被學習強國河南平臺轉載;采訪了中建五局緊急籌措10噸84消毒原液捐獻給市紅十字會的新聞;采訪了村支書賀新義捐1.5萬個口罩溫暖眾鄉鄰的感人故事等來自一線的新聞報道,為營造濃厚的抗疫氛圍做出了積極貢獻。
“我是記者,沒有理由停下奔跑的腳步;我是一名黨員,更應該在特殊時期沖鋒在前。”他質樸的話語聽起來那么平淡,他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現在的條件多好,長槍短炮,新媒體手段應有盡有,只要你有新聞理想,就會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我們在記錄別人的同時,新聞中的人物也正用他們的眼光嚴格審視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郭建光說,要把青春寫在天中大地上,做好時代的記錄者。(記者 王振江)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