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水污染誰來監管
摘要: 關注我們的“大水缸”系列報道之四湖邊配制農藥 藥瓶隨意丟棄 水源地水污染誰來監管□晚報記者 郭建光 王永良 文/圖湖邊地頭隨處可見被丟棄的藥瓶。本報訊 近日
關注我們的“大水缸”系列報道之四
湖邊配制農藥 藥瓶隨意丟棄
水源地水污染誰來監管
□晚報記者 郭建光
王永良 文/圖

湖邊地頭隨處可見被丟棄的藥瓶。
本報訊 近日,本報特別策劃的關注我們的“大水缸”系列報道,先后刊發了《采砂船銷聲匿跡村民能睡上安穩覺了》、《為確保市民吃水安全水質監測一刻不放松》及《探訪板橋水庫入庫河流的源頭 揭秘石屋溝的前世今生》三篇文章,引起讀者熱烈反響。一些讀者向本報記者反映了自己在板橋水庫的所見所聞,提出了自己對保護水源地的看法和建議。
疑問
農田打藥會污染水源嗎
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近日他到板橋水庫附近游玩時,發現湖邊有不少農田一直延伸到湖區的水位線附近,有的農田甚至因水位上升被淹沒在水中。“近期是農民打藥的高峰。有除草的,有除蚜蟲等病蟲害的。農民在自家農田里打藥除蟲本來無可厚非,可是一下雨部分農藥殘留就會沖進庫區,會不會污染水源?”陳先生說。
昨日,記者在湖邊不少農田邊看到,農民在湖邊配制農藥、隨意丟棄藥瓶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湖邊的一片菜地里,菜農李文峰對記者說:“我們的菜地施農家肥,一般不打農藥,即使打農藥也是選低毒無害的。至于會不會污染水源,我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化肥、農藥肯定會對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怎么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應該多部門聯動,想出兩全其美的對策,既不能因為不讓農民打藥施肥造成糧食減產,也不能放任不管。”市環境檢測站的水質監測工程師劉勇告訴記者。
解答
化肥農藥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板橋水庫管理局水政科科長史濤告訴記者,他們經過3個月的實地調研,了解到的情況不容樂觀。保護區內的耕地分兩季耕作,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長期以來,使用化肥農藥一直被農民作為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別是氮肥用量過高,使部分化肥隨降雨、灌溉和地表水進入水庫,污染水體。農藥的過量施用,除30%~40%能夠被農作物利用外,其余的會以大氣沉降和雨水沖刷的形式進入土壤、大氣、水體和農作物,并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飲用水源,使飲用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農民盲目追求農作物高產,隨意加大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沒有認識到農業面源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從水質監測情況來看,庫區南部森林覆蓋率高,植被好,入庫水質好,北部因耕地較多,雨水沖刷的農藥、化肥殘留較多,入庫水質較差。”史濤說。
對策
多策并舉減少污染源
采訪中,記者在板橋鎮馬沖村委會張貼欄看到一則由板橋水庫管理局和板橋鎮人民政府聯合下發的《公告》,內容是準備實施板橋水庫綠化涵養林工程項目,對于112.5米全賠高程線內的土地退耕還林。具體實施方案還在推進中。
“沿湖位于112.5米高程線以下的農田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正在向上級申請具體的補償標準。”板橋水庫管理局水政科科長史濤告訴記者,除了水庫綠化涵養林工程,還涉及當地政府積極向村民宣傳施肥打藥應該注意的問題,減少面源污染。
在板橋水庫大壩南側有十幾畝果園,果園主人蔡冬青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在水質監測工程師劉勇的建議下將自家的十幾畝農田種上桃樹、梨樹、提子等,去年就開始見效益,一年收入十幾萬元。“比種莊稼強太多了,足不出戶就能將果子賣出去。為了減少污染,我們不打藥,果樹下的雜草通過人工清理。游客看到我們施的是農家肥,水果好吃,多貴都愿意買。”
記者了解到,這個果園夏天采取放置吸蠅燈的辦法撲殺害蟲,效果非常好,逮的蟲子還可以喂雞。在這個果園的示范帶動下,附近的村民紛紛仿效,開始轉變種植觀念。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