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石屋溝的前世今生
摘要:板橋水庫的水來自哪里?從地圖上看,板橋水庫入庫河流的分支猶如人的血管交錯分布在7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日,記者探訪了其中一條入庫河流梅林河的源頭——石屋溝。
關注我們的“大水缸”系列報道之三
探訪板橋水庫入庫河流的源頭
揭秘石屋溝的前世今生
□晚報記者 郭建光 王永良 文/圖

石屋溝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本報訊板橋水庫的水來自哪里?從地圖上看,板橋水庫入庫河流的分支猶如人的血管交錯分布在7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日,記者探訪了其中一條入庫河流梅林河的源頭——石屋溝。
石屋溝位于距離板橋水庫西岸梅林河上游20多公里的地方。記者了解到,石屋溝位于板橋水庫準保護區與非保護區交界處。在板橋水庫準保護區內,這樣的小河溝有幾十條。匯入板橋水庫的大河分別是賈樓河、觀音臺河、曹莊河、馬沖河、梅林河。梅林河是流入板橋水庫的五條河流之一,它發源于板橋水庫上游泌陽縣付莊鄉西部的下溝村,該村與泌陽縣官莊鎮秦老沖村石屋溝村交界。
石屋溝
藏在深山人未識
石屋溝西側的祖師頂山很特別,山東側的溪流最終匯入淮河,而山西面的水流經南陽盆地匯入長江。祖師頂山成了淮河長江水系的自然分水嶺。
“我在這里開店數十年了。這片坡地是我弟弟承包的,林子已經確權。我們在坡地種上了各種樹木。”當地村民秦蘭甫告訴記者,距離他們開店的地方四五里處,有個名為老晏莊的小村子,村里只有一戶人家,也于上世紀80年代遷出來了。據秦蘭甫介紹,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成人后都在湖北工作,此后這條蜿蜒在深山里的小溝就成了世外桃源,很少有人知道。
記者一行沿著石屋溝探尋這條溪流的源頭,一路上水流陣陣,水質清澈見底,岸邊各種野花盛開,有時候還能看到快速扭動身體的蜥蜴。源頭還有一個水潭和瀑布。這條溪流的源頭是一片遮天蔽日的松林,地上落滿松針,陽光透過樹冠落在地上映射出點點光斑。踩在松針上軟綿綿的,間或一兩只喜鵲從頭頂飛過。
村民
自發保護當地環境
怎么做好這些水源地源頭的保護工作,不僅是板橋水庫管理局的事兒,更是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事兒。
當地群眾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以前,這里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就連祖師頂山上也是這樣,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和雜草,見不到一棵大樹。后來,當地群眾響應政府號召開始種樹,尤其是承包山林確權后,當地群眾種樹的積極性更加高漲,火炬松也被引種到這里。植被覆蓋率提高,也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好了,自然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來游玩。可是,之前這里不通公路,連自行車都沒法騎行。直到2003年公路修到這里,這里才真正受人關注,一些農民開始瞅準這個商機,開店營業,過上足不出戶就能賺錢的好日子。
可是當地人并沒有因為發展鄉村游而大肆破壞環境,反而更加注重環境的保護工作。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從不在林地燒荒種地,也不將塑料瓶亂扔。有時候看到游客席地而坐吃東西,他們會善意提醒,讓其走的時候將垃圾帶走。
“這么好的環境,尤其是位于板橋水庫的上游,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大水缸’。相對的,自然環境好了,當地村民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這么樸素的道理,是我們在生活中感知出來的,不用誰專門教。”村民的一席話,令記者深有感觸。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