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響天中“農字號”品牌
摘要:記者 閆海峰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風向標和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支撐,是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
記者 閆海峰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風向標和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支撐,是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證。16年來,我市以“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為平臺,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高標準的生產基地,通過市場引導、政策扶持、龍頭帶動、農民參與、政府服務,把農業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奠定了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基礎,為實現富民強市加快崛起戰略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快速增長對我市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至2013年底,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326家,年加工面制品613.5萬噸、飼料119.2萬噸、食用油58.6萬噸、肉制品30.3萬噸。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總產值1095.5億元,與農業總產值達到1.58∶1,已成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完成營業收入1053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增加值282億元,同比增長11.8%,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8.3%;實現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15.2%;上交稅金17.9億元,同增21.2%;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96.2%。農產品加工企業中,資產規模在億元以上的企業90家,其中超5億元的17家、超10億元的5家。年營業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377家,其中超億元的187家、超5億元的38家、超10億元的6家。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至目前,全市發展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7940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家(河南大程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豐盛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家(河南中昊生態農業園、遂平縣友利實業有限公司),省重點龍頭企業39家(不含新蔡縣),市重點龍頭企業270家。(下轉第八版)
龍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省以上重點龍頭企業資產總額146.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51.4億元,年銷售收入達134.4億元,實現利潤51.4億元。資產總額億元以上的省以上重點龍頭企業30家,其中1億元~5億元的24家、5億元~10億元的2家、10億元以上的4家。龍頭企業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不斷創新和豐富“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逐步衍生出“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帶動農戶123萬戶,占全市農戶數的68%,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增收16.1億元,戶均增收1309元。
產業化集群成效顯著。我市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在項目扶持、科技投入、招商引資、指導服務、組織領導等方面,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式發展,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全市農業產業化集群達21個,實現銷售收入414億元,帶動農戶81.9萬戶。今年以來,集群核心企業新上農產品加工項目20個,完成投資18.9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46.73億元;通過土地流轉,新建基地64個,新增種植基地152.9萬畝、養殖基地78.4萬頭只,完成投資8.4億元;新增質檢設備48臺套,完成投資7864萬元,研發新產品112個;新增帶動農戶22.6萬戶,新增就業1.7萬人。11個集群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集群數量居全省第三位。省級集群年銷售收入達282.5億元,其中核心企業銷售收入60.9億元,占集群銷售收入的21%。自建聯建種植基地82.9萬畝、養殖基地49.5萬頭只,帶動農戶70.6萬戶,安排就業1.9萬人。
支柱產業初具規模。作為國家和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我市小麥、油料、畜禽等優勢農產品總量持續增加,品種不斷豐富,質量穩步提高,加工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得到加強,為加快面制品、油脂、肉制品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我市立足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糧、油、肉產業,不僅拉長了產業鏈條,還帶動農產品加工轉化,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產業化進程。我市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實現小麥種植規模化、布局區域化、品種優質化的目標,促進了以大程糧油、豐盛糧油、一加一面粉為代表的小麥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以正陽、汝南等縣為主的花生生產基地近300萬畝,年產花生
骨干企業成長較快。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大招商一舉求多效、加快城鎮化一發動全身、打造新優勢一優帶百通,叫響三個一、謀求新作為”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措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項目帶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推進了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發展壯大了一批農產品加工骨干核心企業。在面及面制品、食用油、肉制品、食用菌、花卉果品、飲品、水產品、飼料加工等方面,都有骨干核心企業。這些農產品加工企業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大都在5億元以上,部分企業突破10億元,已成為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和領軍企業,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市很多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國家政策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擴大融資規模,建設原料生產基地,新建、擴建生產線和質檢設備,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促使產品上規模、上檔次,產業鏈條向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提升企業和產品市場競爭力,促使企業做大做強。
都市休閑農業穩步發展。我市重點在“一中心三組團”周邊,以特色種植業、設施園藝業、生態休閑業、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為主體,整合市區周邊山水生態資源,結合新農村建設,帶動特色小城鎮、特色村落、特色農家樂快速發展,進一步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目前,我市休閑旅游農業企業達到71家,吸納就業人員8915人,累計完成營業收入34039萬元,實現利潤4554萬元,上繳稅金565萬元,發放勞動者報酬8763萬元,接待游客2257835人次,帶動農戶29500人,安排就業46100人。休閑與旅游農業企業農副產品生產面積達到131495畝,實現銷售收入27489萬元,提供餐位數12810個、床位數10632張。我市確山縣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
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能力逐步增強。企業積極適應市場要求,不斷創新和豐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聯合與合作,為農戶提供種植養殖技術、市場信息、生產資料和產品銷售等服務,形成穩固的、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13年,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土地流轉,新建擴建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862萬畝,帶動農戶135萬戶,戶均增收1335元,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優勢農產品轉化增值,推進了我市由“中原糧倉”、“中州油庫”向“國人廚房”、“國人餐桌”的轉變,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