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發展•回報
摘要: 本刊記者 馮明文 2008年8月8日,一個世界為之矚目的日子,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想終于實現,世界為之歡呼,13億中國人為之沸騰。這一天,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小學門前同樣熱鬧非凡,由該鎮華威
本刊記者 馮明文
2008年8月8日,一個世界為之矚目的日子,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想終于實現,世界為之歡呼,13億中國人為之沸騰。這一天,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小學門前同樣熱鬧非凡,由該鎮華威門業有限公司主辦的“與奧運同行,華威門業送文化下鄉”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活動現場彩柱聳立,彩旗飄揚,揮舞國旗和奧運會旗的人群以及演員們精彩的演出,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與奧運同歡與北京同慶的熱情。懷著無比欽佩的心情,記者采訪了華威門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海華。當問及舉辦此次活動有何意義時,楊海華微微一笑,道出了一個特殊的加減法則。
創 業
苦干加膽識等于成功。這是楊海華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特殊加法法則。他說埋頭苦干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只有肯吃苦,才能創大業。任何成功都是靠吃苦流汗,有膽有識,兩者相加取得的。
只有初中文化的楊海華于1990年只身到深圳一造船廠打工。由于海華人勤快,人緣好,一電焊師傅樂意教他學電焊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6年的勤學苦練,海華練就了一手過硬的電焊技術。1996年他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回鄉后,他便在熊寨鎮王樓村開了一家電焊修理部。當時門市部只有一臺電焊機,一臺切割機。由于他技術好,修理費便宜,生意很快紅火起來。之后,他一邊從事農機修理,一邊進行小型農具生產,同時又購進大量農具出售。這樣一來,他的門店就由原來單一修理發展到修、產、銷一條龍,生意越做越大。
發 展
隨著國家農業政策的調整,農業機械大型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小型農機具市場逐漸冷清,海華結合新農村建設農民建房增多的實際,適時作出決定:放棄小型農機具生產銷售生意,從事各種防盜門的生產,創建華威防盜門廠。2005年華威防盜門廠建成投產。
為解決技術難題,他高薪從浙江請來了技術指導,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
為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他讓愛人王春霞到鄭州大學專門學習營銷管理,聘請有管理經驗的瞿懷剛為副廠長,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使企業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為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企業投資購置了折彎機、大型剪板機等先進設備40余臺(套)。企業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還非常重視產品售后服務工作。2008年8月5日夜,汝南縣常興鄉木屯村一客戶不慎把鑰匙忘在室內,進不了家門。接到求助電話后,海華立即派人連夜到這一農戶家中把鎖拆掉又給裝上新鎖。2007年冬的一天,光山縣一客戶說他的防盜門壞了但毛病不大。海華知道后,二話沒說便派人前去修理。結果只是一個價值兩元的螺絲壞了,而企業用于技術員來回的車費就花了300元。
過硬的產品質量,充滿人性化的售后服務,使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更高了。2007年企業產品正式注冊為“春威”商標,企業注冊為正陽縣華威門業有限公司。
回 報
擁有財富減不回報社會等于零。這是楊海華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特殊減法法則。楊海華認為,如果沒有黨的富民政策,沒有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企業就不會越辦越好,就不會做大做強。因此,關注民生、回報社會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職工劉攀一提到楊海華便感動不已。2000年,16歲的劉攀因父親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家境貧寒。楊海華很同情他的遭遇,便收他為徒,讓他在自己的廠子里干活。8年間,楊海華給了劉攀諸多幫助,并一手為其操辦了婚事。王樓村一姓王的農民,家境困難,楊海華給他家裝了四扇門,只收了成本費。
廠子大了,人員多了,工人的想法是啥?有啥需要幫忙的,楊海華常放在心上。企業成立了工會,海華兼任工會主席。工人不管有啥困難,只要開口,都能在工會得到解決。該廠一職工妻子患病急需住院費,企業一次性借給他5000元。企業有困難,工人同樣心系企業。2007年曾有一段時間,企業因引進一批先進設備,資金十分緊張,發工資時,職工們都不愿領工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以微薄之力幫企業渡過難關。
沒有國哪有家?楊海華常說:“我不能為國做啥大事,為國家安排一些下崗工人就業還是能辦到的。”目前,公司有職工40余人,大部分是下崗職工或貧困家庭人員。
今年的南方雪災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華威門業有限公司都是在最快時間捐款捐物。考慮到農村農閑時沒啥文化娛樂活動,很多年輕人常賭博、喝酒、打架,華威門業公司就出資請來戲劇團給鄉親們唱大戲。8月8日值奧運會開幕之際,企業又第二次請戲劇團下鄉演出。
如今,華威門業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知名品牌。產品遠銷安徽、信陽、駐馬店等地。談及企業的發展前景,楊海華豪情滿懷地說,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指導,有王樓村委的大力支持,華威門業有限公司一定會加快企業發展步伐,鑄就更加輝煌的業績。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