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公路系統第三產業帶來共振效應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孫培瑾彭 輝)擰開太陽能熱水器閥門,沐浴在溫暖的水中,多日的疲勞和塵土一掃而光。如今,韓新成是驛城區公路局胡廟道班的一名養護工人,自18歲起就從事公路養護,時至今日已有33
本報訊 (通訊員 孫培瑾彭 輝)擰開太陽能熱水器閥門,沐浴在溫暖的水中,多日的疲勞和塵土一掃而光。如今,韓新成是驛城區公路局胡廟道班的一名養護工人,自18歲起就從事公路養護,時至今日已有33個年頭。過去,韓新成沒想到自己的生活條件會得到如此改善。這一切的改變源于驛城區公路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2005年,我市實施養護體制改革,公路養護轉入市場化運作,公路部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發展經濟、改變現狀,驛城區公路局領導班子及時拓寬發展思路,提出了內外經營、以副養主的新舉措,即在完成公路養護正常生產任務的基礎上,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資源驅動。該局利用養護公司現有的機械、模具和新增設備,向外租賃鏟車、壓路機、翻斗車等,今年上半年,全局僅設備出租一項,增加收入8000余元。
優勢促動。該局強化技術人員訓練,成立了專業機械工程公司,專門負責對外承接土方工程、綠化工程及大中修挖補工程等找米下鍋。今年以來,該公司承接中修挖補工程2300平方米。
養殖拉動。該局利用道班土地資源優勢,新建6個豬舍、2個養雞場,引進種豬34頭,養殖麻雞800余只,為全局開展多種經營樹立了榜樣。
轉變觀念,自謀生路,帶來了經濟共振效應,唱響了解放思想講效益、經營策略換腦子、拓展業務辦廠子“三部曲”。目前,該局依托公路行業優勢發展第三產業,堅定不移地走“以路為主、多種經營”之路,逐步形成“以路養路、以路建路、以路創收”的良性循環格局。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