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標鑄就富民大品牌
摘要: 本刊記者 楊全國 通訊員 婁全 永慶近年來,我市工商系統把實施品牌富農工程作為實施“興農富民”工程和“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重要載體,以服務全市新農村建設為根本,按照“立足一個農業資源、
本刊記者 楊全國 通訊員 婁全 永慶
近年來,我市工商系統把實施品牌富農工程作為實施“興農富民”工程和“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重要載體,以服務全市新農村建設為根本,按照“立足一個農業資源、圍繞一個產業鏈條、抓好一件注冊商標、帶動一批特色品牌”的思路,發揮職能作用,完善服務體系。通過引導全市涉農企業和特色農村種植、養殖大戶積極申請農副產品注冊商標,爭創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使涉農企業和特色農村種植、養殖大戶增強商標意識,充分利用注冊商標打開市場,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2007年以來,全市先后注冊各類涉農商標十大類180余件,初步形成了以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等20多個著名品牌為代表的涉農注冊商標群體,巨大的品牌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農業產業化進程,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商標 讓商標成為市場的名片
為切實解決部分涉農企業和農民不了解商標、沒有自己的商標、不會使用商標、商標意識淡薄等問題,市工商系統采取多種措施,增強涉農企業和農民商標意識。積極聯手各級媒體廣泛參與,把宣傳和普及商標知識作為推進“興農富民”工程的重要保障和基礎性工作來抓。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辟宣傳專欄,加大對《商標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商標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了企業和農民的商標意識;組織開展商標知識專題講座,開展不同形式的商標知識培訓。今年初以來,全市工商系統先后舉辦各層次商標知識培訓班140多期,培訓企業負責人和農村種植、養殖大戶38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農戶的商標意識;建立商標聯絡員制度,開展服務上門活動。各縣區局都指定了專、兼職的商標聯絡員,通過上門宣講、定期聯絡、定期走訪等形式,幫助企業和農民解決商標注冊、運用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指導其積極申請商標注冊,合理運用商標戰略開拓市場,提高經濟效益。
創商標 給特色農產品掛金牌
商標只有成為品牌,其價值才會得到充分的體現。為更好發揮農業大市優勢、不斷增強全市涉農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全市工商系統立足當地支柱產業,圍繞小麥、花生、蔬菜、生豬、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深入基層,走村入戶,對全市9縣2區進行了摸底調查。通過分類梳理,編制了《駐馬店市一鄉一品一標發展三年規劃》。以積極申請注冊商標,爭創馳名、著名商標活動為平臺,對符合注冊條件、具備發展潛力的涉農龍頭企業、行業經濟組織,農村種植、養殖大戶,農村經紀人大戶等進行分類指導、重點幫扶,先后指導河南豐盛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柏林糧油有限公司、正陽縣生豬協會、汝南縣天中園蔬菜協會等2480多家企業和經濟組織建立完善了商標管理制度。制定近、中、長期爭創計劃,建立注冊商標儲備庫,積極尋找爭創馳名、著名商標的突破點。圍繞馳名、著名商標的構成要件,面對面指導、反復督促,及時向上推薦申報,促進企業積極創商標、鑄品牌,以此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正陽縣新阮店鄉種植大戶張國生,幾年前承包了600多畝的果園,生產出的黃金梨品質優良,卻不知道創自己的商標,致使產品賣不上價。正陽縣工商局將張國生列為商標重點幫扶對象,并幫助其于2007年申請注冊了“宏升”牌果品商標。一樣的產品更換包裝,有了設計精美的商標,價格比往年高出了近1倍。據悉,今年,張國生的“宏升”牌黃金梨還沒上市就已被外地客商訂購一空。創商標已成為全市社會各界的共識,諸多農副產品身價大增,開始走出深閨,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用商標 發揮品牌帶動效應
在引導涉農企業和農民懂商標、創商標的同時,全市工商系統立足職能,充分發揮商標的品牌帶動作用。全市確立了256家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大的涉農龍頭企業、經紀人大戶、協會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重點幫扶,積極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引導企業大力發展“公司(協會)+商標+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商標品牌為紐帶,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新蔡縣工商局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長抓工業增加財政收入、短抓鵝業增加農民收入”的經濟發展思路,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幫扶鵝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作為“興農富民”工程的重頭戲,從注冊商標、市場信息、購銷合同、飼料供給等方面對養殖大戶和涉鵝企業予以扶持和引導,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正陽縣工商局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創建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搞活一方經濟、帶富一方百姓”的品牌富農建議,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決定由縣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各鄉鎮拿出10萬元專門用于培育本縣的商標品牌,支持涉農龍頭企業聯合農民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目前,全市農業品牌化率已在20%以上,特色產業帶動農戶120多萬戶,全市每年各類農業訂單穩定在200萬份以上,訂單種植面積300多萬畝,擁有商標品牌的企業和經營大戶以商標為龍頭,聯合農民闖市場,為駐馬店這個農業大市注入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