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摘要: 記者 李揚 通訊員 訾現紅 趙哲創新發展,強勢崛起,發展快、勢頭強、勁頭足、有活力,正成為今天人們對平輿縣的精彩注釋。短短幾年間,平輿,這個豫東南曾經積貧積弱的傳統農區,以創新求發展,靠實干圖
記者 李揚 通訊員 訾現紅 趙哲
創新發展,強勢崛起,發展快、勢頭強、勁頭足、有活力,正成為今天人們對平輿縣的精彩注釋。
短短幾年間,平輿,這個豫東南曾經積貧積弱的傳統農區,以創新求發展,靠實干圖崛起,正激情演繹著由貧弱到富強,由封閉到開放,由保守到創新,由落后到崛起的精彩嬗變。
從“一鳳難求”到“鳳自來棲”,再到“群鳳搶巢”,平輿縣招商引資“三部曲”一部勝似一部,部部引人入勝。
從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到“省級園林城”、“國家衛生縣城”,再到“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中國車輿文化之鄉”,平輿縣城市品牌“交響樂”一曲緊似一曲,曲曲動人心魄。
從召開全市平安建設現場會、林業綠色通道建設現場會、全省標準廠房建設現場會,到今年的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重點觀摩縣,再到省內外100多個市縣區先后前來參觀、考察、學習,“平輿現象”件件敢為人先、事事引人注目。
從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完成生產總值增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等均居全市前列,再到2008年上半年財政收入突破億元,財政和稅收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平輿速度”步履鏗鏘,步步腳踏實地……
解析平輿人的奮斗和發展史,如同在深讀一本厚重而凝煉的教科書。書中注釋著平輿決策者搶抓機遇、準確高效、科學發展的決策理念,記載著平輿人迎難而上、求真務實、敢闖敢干的創業精神,見證著決策者攻堅克難、創新發展、不甘落后的執政水平,寫滿了全縣廣大干群務實重干、只爭朝夕、扎實創業的決心和干勁。
“作為貧困地區,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干部思想的封閉保守,不思進取。越是貧困的地方發展的難度越大,越需要加快發展,不發展、慢發展或不科學發展問題會更多,黨和群眾絕不答應。”
傳統農區,積貧積弱,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慢、人氣淡,曾是歷史給予平輿縣的準確定位。
多少年過去了,這里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仍在黃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上世紀末,還過著“雞蛋換鹽、殺豬過年”的窮苦日子。
一個既無資源優勢,又無區位優勢的農業弱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如何發展?工作難搞,經濟難發展,發展沒信心的局面如何改變?面對省內外“風聲水起”、周邊縣區“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如何搶抓機遇,快速崛起?
一個個發展問題成為擺在該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面前必須面對、必須解決、必須突破的難題和“瓶頸”。
2004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在把握縣情、分析癥結、總攬全局基礎上認為:既無資源優勢又無區位優勢的客觀現實,成為該縣發展之路的主要桎梏,但是,部分黨員干部思想的保守,觀念的落后,卻是平輿縣“振翅欲飛”卻又“振翅難飛”的最大障礙。在全縣干部大會上,平輿縣委書記劉汝生的發言擲地有聲:“作為貧困地區,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干部思想的封閉保守,不思進取,怕字當頭,無所作為。越是貧困的地方發展的難度越大,越需要加快發展,不發展、慢發展或不科學發展問題會更多,黨和群眾絕不答應。”
為此,該縣首先從解放思想、凝神聚氣、創新發展入手,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深入持久的“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大討論活動,認真查找和解決制約平輿發展的各種思想、作風、環境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連續五年的思想解放大討論,打開了經濟發展的“總開關”。全縣上下達成共識:作為貧困地區,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干部的瞻前顧后、安貧守舊、怕字當頭、無所作為。越是貧困的地方越需要加快發展,要加快發展,必須做到不唯資源、不懼風險、創造優勢、敢破常規;必須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敢闖敢干、創新發展,唯有如此,才能干好工作、干成事業,加快發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近年來,平輿縣直面矛盾,迎難而上?熏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和我省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戰略機遇,全縣上下凝神聚力抓經濟,創新拼搏謀發展,破解了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道難題,走出了一條以創新求突破、謀發展、圖崛起的加快發展之路。
思路決定出路,走老路必定沒出路;創新路必須換思路,走解放思想、創新發展之路
觀念一變天地寬。在思想解放中,平輿縣經濟發展思路日漸清晰。平輿縣新一屆縣委、縣政府認為:思路決定出路,走老路必定沒出路;創新路必須換思路,走解放思想、創新發展之路。平輿作為傳統農區,農業發展要靠工業反哺,農民進城要靠工業吸納,財政收入要靠工業貢獻,新農村建設要靠工業帶動。平輿要實現又好又快跨越式發展,必須跳出農業抓工業,把發展工業作為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的大發展帶動經濟的大跨越,從根本上擺脫縣域經濟發展的困境。由此,該縣堅定地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以推進‘三化’進程為重點,以加快工業化為主導,工業化以項目建設為著力點,上項目以開展招商引資、實施回歸工程、發展民營經濟為主要途徑,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強化政府服務為主要手段”的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工作思路。圍繞這一思路,該縣廣大干群搶抓機遇,創新拼搏,踏上了傳統農區的負重崛起之路
創優環境,營造發展氛圍。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催生競爭力。近年來,平輿縣從環境創新入手,全力打造經濟發展“軟實力”。2004年以來,平輿縣先后取消收費項目39項,合并66項,查處“四亂”行為92起,每季度組織一次行風評議,并實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站式審批,全力打造“保姆式”服務品牌。同時,從2004年開始,每年都對全縣工業企業前20強創業者進行重獎,授予他們“平輿縣功臣”和“平輿縣優秀企業家”稱號,讓他們享受縣政府專項津貼。立足于打造全民創業的良好環境,該縣超前規劃,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民工子女寄宿制學校,興辦鄉鎮敬老院,有效解決了“留守孩子”無人管護、“留守老人”無人照養的難題,解除了創業人員的后顧之憂。
創新舉措,破解發展難題。執政水平決定發展水平,善于在復雜艱難條件下,解決矛盾、突破難點是執政能力的最好體現。近年,平輿縣的決策者堅持寬視野、超常規、辟新路,以創新求發展,以創新謀突破,攻堅克難,破解了一道又一道發展中的難題。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