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服務業進入發展黃金期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治河 李 杰)近年來,平輿縣委、縣政府更新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總量、提高檔次為著力點,通過政府引導、優化環境,不斷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推動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治河 李 杰)近年來,平輿縣委、縣政府更新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總量、提高檔次為著力點,通過政府引導、優化環境,不斷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推動文化旅游、休閑娛樂、商貿流通、餐飲住宿、房地產和城鎮教育等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的產業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拉動平輿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吸引投資的熱點領域和提供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
2004年以來,平輿縣探索出了一條傳統農區工業化路徑,項目建設突飛猛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縣域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生產總值增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等均居全市各縣前列。長期的發展積累使平輿的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平輿縣委、縣政府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為加快服務業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求,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和服務于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戰略選擇,把服務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運行質量的“牛鼻子”來抓,以服務業拉動一、二產業,強勁支撐縣域經濟發展。
加快服務業發展,至關重要的是解決好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往,部分人片面地認為服務業也就是簡單的“吃喝玩樂”,政府不應該扶持這個行業。為消除干部群眾對發展服務業的誤解,平輿縣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著力糾正干部群眾中對于服務業的錯誤認識。通過在電視臺開辦專欄、舉辦專題講座、借鑒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經驗等方式,使全縣上下統一了思想,認識到在新形勢下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性,支持服務業、發展服務業成了黨委、政府和干部群眾的共識。
平輿縣委書記劉汝生介紹,加快發展服務業刻不容緩。近年來,平輿像重視工業一樣重視服務業發展,以提升產業總體競爭力為核心,實施“服務業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壯大服務業規模,提升業態層次,努力形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黨委、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和更廣闊的空間。
從2005年開始,平輿縣就把加快服務業發展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超前謀劃,特別是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十一五”期間工作的重點,提出了積極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積極發展特色服務業,實現服務業發展新突破的發展目標,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顯增加。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加快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全力扶持服務業發展。一是動員各級領導干部積極引進新上或擴建服務業項目,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項目列入項目建設目標任務考核,對于投資者參照工業項目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二是利用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服務業在滿足群眾消費需求以及擴大開放、吸引外商、拉動消費、增加就業等方面的作用,消除片面認識,為全縣服務業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三是本著做大做強的原則,對娛樂、餐飲、住宿、旅游、物流等服務行業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列入重點服務業支持名錄,給予重點支持。同時,成立了平輿縣餐飲協會、美發協會、足療協會、娛樂業協會等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開展服務技能競賽、明星企業掛牌、精品項目評選等活動,既搞好行業自律和自我服務,又切實維護服務業業主的合法權益,促進全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新思路,新舉措,帶來新成效。經過發展,平輿縣的服務業已在以下六個方面取得長足發展:
文化旅游業興起。平輿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為弘揚特色文化,培育旅游產業,以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建設文化強縣為動力,以平輿車輿文化、名人文化為依托,在縣城新區相繼建設了怡馨園、陳蕃公園、太任公園、月旦評游園、奚仲公園等文化主題公園,使縣城區廣場游園總數達到8處,既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休閑場所,也為周邊小區營造了宜居環境。輿新樂園現已開辦20多種游樂項目,奚仲公園至月旦評公園規劃建設了“兩點一線”休閑旅游線路。
休閑娛樂業集中連片發展。目前,該縣城區以摯地大道、清河北路為主要片區,已開辦中高低檔KTV歌舞廳32家,其中有12家固定資產投資在100萬元以上。以商業街、住宅區為依托開辦的保健專業店有36家。專業美容院遍布大街小巷,極大地方便和滿足了愛美人士的需要。悄然興起的茶館、酒吧、社區棋牌室等行業也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理想空間。
餐飲住宿業加快規模擴張。平輿賓館已經通過三星級認證,成為平輿縣餐飲住宿業的龍頭企業,帶動城區內近200家大小餐館競相提高標準,改善服務質量。建成并完善了永樂、京都、永春等名吃和小吃夜市。引進知名連鎖店、特色店、老字號等優質餐飲企業,促進餐飲業多樣化發展,德克士西餐等知名餐飲品牌先后落戶平輿。乾湖生態園、龍潭漁村、楊樹林野味等一批集垂釣、休閑、觀光、餐飲、服務于一體的生態園備受客戶青睞。
商貿流通業強力推動。一是利用大廣、新陽兩條高速公路和駐新、吳黃兩條省道貫穿全縣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中鐵物流平輿園區和縣郵政配送中心為龍頭,整合現有快遞、配送,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專業化、規模化。二是以城市社區為中心,以超市、便利店為重點推進連鎖經營,大力發展專業店、專賣店等新型業態,改造提升商貿服務業。愛家量販、家園超市、百家福超市、日日順電器等大型超市以及雙匯、華英等各類專賣店不斷向城鎮社區和農村居住區延伸,極大地方便了生活,拉動了城鄉消費。三是大力發展專業市場。建成并完善了建材、農機、農資、家具、蔬菜、皮革等專業市場,初步形成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規模較大、輻射能力較強的專業市場體系。
房地產業利民惠民。著眼于解決群眾“住房難、房價貴”的難題,進一步放開搞活房地產市場,規范土地市場,推進房地產開發,逐步形成了現代房地產業發展體系。2006年以來,該縣相繼開工建設了明都佳苑、怡馨莊園、永盛花園、富康小區、永豐明珠等16處住宅小區和安居工程項目,建筑面積超過62.8萬平方米。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該縣及周邊縣區的大批富裕農民紛紛到縣城購房居住、經商創業,有力推進了城鎮化進程。2007年底,該縣城鎮化率達23.44%,比2004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城鎮教育業蓬勃發展。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大力發展城鎮教育,初步探索出貧困縣發展優質教育的新模式,走出了以教育推動城鎮化、以城鎮化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目前,縣城規劃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4所,在校學生70986人,占全縣學生總數的36.7%是2004年的2.3倍。在公辦重點學校保持穩健發展的同時,一批民營學校迅速壯大,為城鎮教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使一大批農民子女得到優質教育,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子女的就學問題。優質教育吸引了農村學生進城就讀,也帶動了學生家長進城務工、經商。據統計,全縣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有4萬多人,帶動了房地產開發、餐飲、交通、文化、信息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9.77億元提高到2007年的17.9億元,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6%提高到2007年的28.5%。2008年1~9月份,全縣第三產業總產值達28.2億元,同比增長27.6%,增加值完成16.4億元,同比增長23.1%,服務業對地方稅收的貢獻份額由2006年的22%提高到2007年的48.9%,2008年1~9月達63.5%,占地方一般財政收入的41.3%。服務業發展呈現穩健態勢和強勁增勢。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