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在富民
摘要: 《河南日報》記者 王大慶 本報記者 李揚 通訊員 訾現紅11月16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鮮花簇擁,掌聲如潮。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全國優秀農民工表彰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接過國家領導人送的鮮花,千名“優
《河南日報》記者 王大慶 本報記者 李揚 通訊員 訾現紅
11月16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鮮花簇擁,掌聲如潮。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全國優秀農民工表彰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接過國家領導人送的鮮花,千名“優秀農民工”之一的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公司)總經理曾亞輝,臉上充滿著自信與激動。
從一位黃土地上土里求生的普通農民到一個商海搏浪、游刃有余的企業老總,平輿縣農民曾亞輝走出了一條荊棘與鮮花相伴、艱辛與成功并存、責任與使命同在的創業之路。
日前,筆者在平輿見到了剛從北京回來的曾亞輝。他說自己這次回來,主要是與縣里的領導探討“如何進一步在全國叫響平輿的防水防潮品牌”問題。
“在全國建筑防水防潮市場上我們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曾亞輝這樣評價天地公司的實力。說這話時,他不像一位企業老總,更像是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
從小我就不安分
曾亞輝說:“從小我就不安分,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1983年夏,念高三的曾亞輝放棄了高考,在平輿鄉下承包了200畝耕地。3年后,不想“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又辦起了罐頭加工廠。
1988年,廠子倒閉了,在同村做防水工程的人的鼓勵下,24歲的曾亞輝丟下剛滿周歲的兒子,懷揣100元錢,決心進京碰碰運氣。
在北京,為了省錢,他借住在民工棚里,30平方米擠了20多人。第三晚,他去看露天電影,回去時大門關了,5元錢一夜的旅館就在旁邊,他不舍得住,只好在外面蹲了一夜。“當時看到萬家燈火,想想自己,覺得真是無立錐之地。”
“一個月后,我心里就有底了。回家收完麥子,帶著500塊錢和棉衣又回到了北京。”曾亞輝和兩個朋友在郊區合租了一間房,帶著20多位同鄉組成了一支施工隊。他隨口引用一首打油詩來描述當年的情景:“日思夜想天天愁,瀝青卷材度春秋。提起噴燈心發抖,上曬下烤身冒油。”
1990年5月,20000平方米的中國石油大學防水防潮項目是他承攬的第一項大工程。當時,急需60多萬元的防水材料,囊中羞澀的曾亞輝以全家20間瓦房做抵押貸款10萬元,向浙江紹興一家防水材料廠賒賬50萬元。“老板不信我,非讓我隨他走,直到一個月后算清賬才放我回來,但后來,我們成了莫逆之交。”
“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
第一代平輿防水工程隊一般由個人出資組建,包工頭根據工程量的大小選招工人,勞務輸出處于分散、無序狀態。隨著全國建筑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態勢,這種分散的個體經營和自我發展越來越暴露出其弊端:一些施工隊技術落后,施工質量難以達到國家標準;各個施工隊普遍規模不大,相互之間還出現隨意壓低價格、施工中偷工減料等現象。
由于無施工資質,包括曾亞輝在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平輿縣散布在全國各地的數百支防水施工隊一直掛靠在大公司名下,雖然在技術上已經具備了與國有施工企業競爭的能力,但只能承攬一些小活,不能簽到大的工程。這種無序狀態越來越成為制約平輿防水防潮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在縣領導的支持下,1998年,曾亞輝在鄭州注冊了“河南天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把分布在全國的平輿建筑防水防潮施工隊聯合起來,并拿到了國家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最高等級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