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華:成就大業報桑梓
摘要: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訾現紅初春時節,草長鶯飛。在平輿縣城東區,富豪家具集團有限公司產銷兩旺:生產車間機聲隆隆,銷售車間客商云集,公司總部電話不斷。該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豫南地區最大的集床上系列用品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訾現紅
初春時節,草長鶯飛。在平輿縣城東區,富豪家具集團有限公司產銷兩旺:生產車間機聲隆隆,銷售車間客商云集,公司總部電話不斷。該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豫南地區最大的集床上系列用品、辦公及民用家具生產加工、銷售經營為一體的企業,擁有資產5000萬元,固定資產1500萬元,年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實現利稅200多萬元,安排了當地剩余勞動力400多人就業。
創辦這一民營企業的是該縣回歸創業人士劉富華,一個曾經端著“鐵飯碗”,而后毅然辭去公職、投身商海、服務家鄉經濟建設的“能人”;一個在商海搏擊、成就大業、報效桑梓的成功創業者和著名企業家。
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劉富華用簡潔的話這樣說道:“15年前,懷揣夢想、走出機關、投身商海,為的是擺脫貧窮,實現成就大業的理想;15年后,事業有成、回歸創業,為的是報效桑梓、富人富己富鄉鄰,使更多的貧窮的鄉親走向富裕路。”
一個理想:闖出一片新天地
1993年初春,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在平輿縣稅務系統和劉富華的老家高楊店鄉傳開:劉富華辭職下海了!
他的同事不理解:“放著舒適的稅務工作不干圖的啥?”父母、親戚和鄉親們不明白:“稅務工作可是人人羨慕的‘金飯碗’呀,我們祖祖輩輩想端都沒端上,劉富華這樣做神經了吧!”然而,劉富華的心中卻自有一片廣闊的“天地”,“一杯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機關安逸生活不是他的理想,在澎湃的經濟大潮中搏擊沖浪,闖出一片新天地才是他真正的人生追求。
劉富華這樣做了,他做得義無反顧,做得毅然決然,做得慷慨悲壯。他不知道自己的創業之路是鋪滿鮮花還是遍布荊棘,但他知道,“滄海橫流方顯男兒本色”,唯有奮斗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商海初試,劉富華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家鄉人紛紛從事的防水防潮業使他眼前一亮:眼下國家建設蒸蒸日上,防水防潮應該有廣闊的前途。說干就干,就在辭職后的第二個月,劉富華身背防水用的白鐵桶踏上了去云南的列車。“當時的想法是越偏遠的地方干防水的人就越少,自己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劉富華說。
初來乍到,人地兩生,創業艱難可想而知。劉富華不怕臟累,就從很少有人愿意干的樓頂、衛生間、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做起,很快在當地站穩了腳。居民樓、辦公樓、大型倉庫,他承攬的工程越來越大,找他做防水的單位和個人也越來越多。
靠自己的艱苦打拼、聰明能干和誠實守信,劉富華把這項別人最不愿干的活經營成了自己的優勢產業,他的第一次創業成功了,幾年下來,他掙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成為家鄉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
一個追求:絢麗人生創大業
正當劉富華在云南的事業紅紅火火之時,家鄉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縣里實施“回歸工程”,歡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到家鄉投資興業。他異常興奮,回鄉創業,報效桑梓,帶領更多的貧困鄉親共同致富,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這不正是自己多年來的愿望和追求嗎?
帶著回鄉創業,報效桑梓的激情,劉富華回來了。他離開了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的“金窩窩”,回到了生他養他的貧困家鄉,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因為他知道,家鄉的經濟發展需要他出一分力,家鄉的領導對他充滿了期待和關懷,貧窮的鄉親需要他帶領同奔富路。
回到家鄉后,劉富華投資創辦了驛城王床墊廠,因為憑著敏銳的市場頭腦,他發現城市人喜愛的席夢思床墊在農村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說干就干,1998年他先后斥資50多萬元購進了德國產的串簧機、意大利產的12個氣壓的夾碼槍,2003年引進美國禮思派連體彈簧及整體回心技術設備,各項生產技術和設備達到了國內一流、國際領先。質優價廉的產品,誠信的經營理念,使“驛城王”品牌越做越大。2005年,他又開辦了軟體家具廠,生產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預防保健作用的多功能保健枕、保健被及系列床上用品。“花香蝶自來。”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家客商紛紛前來合作發展,他的驛城王床墊廠也發展成為“富豪家具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驛城王系列產品成為河南省知名商標、中國消協信得過產品、央視上榜品牌,其中驛城王床墊以年生產銷售3萬多張的業績連續五年在河南省同類產品中銷量居第一。
如今,劉富華的富豪家具集團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5000萬元,大型生產車間6個,大型批發市場3個,營業面積20000平方米,分支營銷網絡300多個,公司員工400多人的現代化集團公司。
一種責任:造福鄉鄰報桑梓
劉富華成功了,成了遠近聞名的民營企業家。但他致富不忘鄉親,以一名成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扶危濟困、造福鄉鄰的公益事業,兌現自己富人富己富鄉鄰的諾言,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追求。
掙到錢的劉富華首先惦記的是家鄉的困難群體。公司在擴大生產招收工人時,優先招收商貿、糧食、供銷、化肥廠、機械廠等單位的下崗工人。當他看到家鄉的大批外出務工農民因金融危機紛紛返鄉后,又把招收返鄉農民工作為企業用工的首選,積極為當地政府分憂、解愁。目前,公司新招收的290名員工中,下崗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占95%。他還與每個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并為他們辦理了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并按崗位和勞動業績支付員工工資,公司職工平均月工資在800元以上,技工最高每月可領1300元,銷售人員每月在2000元以上,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劉富華的公司先后為國家納稅500余萬元,上繳各種規費260萬元。他積極投身各項光彩事業,縣里搞創建,帶頭集資;醫院搞擴建,主動捐款。鄉鎮搞農田水利基礎建設,他深入工地進行慰問并捐款捐物;居委會搬遷,他出錢贊助;員工有困難,他上門幫扶;教師節、八一建軍節,他到學校、部隊慰問聯歡。他還主動和有關單位聯系,支持企業周邊50余戶困難農民購置機動三輪車從事家具運輸,讓他們每戶年均增收近萬元,走上了致富路。
劉富華特別牽掛生他養他的故里。2005年,高楊店鄉敬老院搞建設,他捐款12萬元;村里進行新農村建設,他捐款5萬元為鄉親們修通了柏油路。同時,捐資8萬多元資助鄉中心學校、失學兒童。近年來,在他的幫扶下,村里200多戶農民實現了脫貧致富。2006年,在縣城區改造建設中,他又捐贈20萬元用于修建富輿路……
投身經濟創大業,心系桑梓無限情。劉富華,以自己矢志不移、拼搏創業、報效桑梓的創業精神和高尚義舉,譜寫了一曲激昂動人的人生樂章。他本人也在2003年被選為縣人大代表,2005年以來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和“雙強型黨員”,連續兩年被評為“平輿縣功臣”。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