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項目建設成為拉動發展強勁“引擎”
摘要: 本報訊(通訊員 訾現紅)6月份以來,走進平輿,使人感受至深的是項目建設逆勢而上、如火如荼的火熱場面。在城西工業集聚區內,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投產企業訂單充足、產銷兩旺。總投資8000萬元的河
本報訊(通訊員 訾現紅)6月份以來,走進平輿,使人感受至深的是項目建設逆勢而上、如火如荼的火熱場面。
在城西工業集聚區內,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投產企業訂單充足、產銷兩旺。總投資8000萬元的河南酷蕾環保科技公司和惠成皮革等4個投資上億元的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
在企業車間、項目工地,今年以來,由書記、縣長親自組織的項目現場觀摩會、難題協調會、總結點評會已達68場,共解決各類項目建設難題213個。
在該縣工管委辦公室里,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更多的外地客商正通過電話商談投資事宜。
今年前5個月,該縣工業企業完成稅收3078.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71億元,同比增長18.6%,增幅居全市縣區第2位。
“項目建設已成為平輿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推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平輿縣委書記劉汝生說。
打造平臺促項目聚集。該縣充分發揮工業集聚區對項目建設的吸納聚集功能,按照土地集約經營、企業集群組合、資源循環利用、園區設施共享的要求,建設工業集聚區和標準化廠房,把工業集聚區打造成“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河南民營科技園區”,吸引了大批外地企業爭相來“棲”。目前,工業集區已入駐各類工業項目152個,固定資產投資29.6億元。2008年,該縣工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9億元,上交稅收8300萬元,占全縣稅收收入的68.6%。
營造環境促項目做強。針對金融危機下企業發展的難題,該縣積極開展“項目建設年”、“企業服務年”活動。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該縣除做大做強銀企合作這一“常規運作”外,還制定出臺《關于應對金融危機支持企業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安排資金200萬元成立了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建立信用擔保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縣財政設立800萬元骨干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產業集聚區投融資公司,重點扶持連續3年獲前10強或連續5年獲20強的成長型企業發展。今年以來,該縣共幫助26家企業貸款2300萬元,幫企業渡過了難關。為確保項目盡快投產見效,該縣成立工業集聚區服務中心、培訓中心、創業輔導中心,為企業提供多形式、寬領域、全方位服務。該縣建議縣四個班子領導分包重點企業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零接觸辦理制,全力打造“保姆式”服務品牌。
多策并舉促項目生成。該縣把開展招商引資、實施“回歸工程”、發展民營經濟作為項目生成的主渠道。通過掛職招商、聯誼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等形式,多方引資上項目。制定出臺《關于鼓勵外出務工經商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的意見》,通過召開回歸工程表彰大會,制定落實回歸創業優惠政策等形式,積極實施回歸工程,吸引外出成功者帶資金、帶技術、帶信息,回鄉創業。同時,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放寬準入門檻,拆除政策壁壘,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民營經濟快速膨脹與繁榮。目前,該縣返鄉創業者已有1000多名,共興辦各類項目2460個,投資4.2億元,安排就業2.3萬人。
激勵獎懲促項目落實。該縣建立了項目建設干部使用導向機制,以項目考核政績、確定獎懲。全縣上下形成了“以發展論英雄,以項目論政績,以招商引資論本領,以貢獻大小論獎懲”的良好創業氛圍。同時,建立目標責任機制,對投資超千萬元以上的大項目,實行重點跟蹤、重點督辦,確保項目建設有效落實。
“我們就是要把項目建設作為鍛煉和使用干部的舞臺,真正使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平輿縣長王兆軍說。
上下同唱“項目戲”,經濟呈現新活力。政府的幫扶推動,有效確保了平輿縣項目建設的逆勢發展,推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據統計,今年1~5月份,該縣新上和續建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6%。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099萬元,同比增長21%,增幅居全市縣區第3位。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