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6000多名股民開戶創業板
摘要: 創業板開板引起投資者關注 我市6000多名股民開戶創業板本報訊 (記者 常 敏)近日,創業板開板。10月30日創業板公司將集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開始正式交易。歷經“十年磨一劍”才終于拉開帷幕的創業板,受到
創業板開板引起投資者關注
我市6000多名股民開戶創業板
本報訊 (記者 常 敏)近日,創業板開板。
股民聚焦創業板
對于投資者而言,關注創業板多半是關心其風險性,創業板風險大于主板,不僅僅在于企業本身經營的成敗,在證券交易規則上也有所不同。創業板企業不會出現ST、*ST等警示過渡階段,一旦股票虧損,投資者極有可能遭受嚴重虧損,甚至于資金全部損失。因此,想沖浪創業板,必須與證券公司現場簽署《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交易經驗的投資者申請,2個交易日后開通交易權限,否則須5個交易日后才能開通。
當日,記者走訪了市區交通路的一家證券公司,發現股民們一邊盯著大盤走勢,一邊交頭接耳,議論著創業板的具體情況。“我在創業板也開戶了,非常關注啊!如今主板市場波動比較大,而創業板新上市,我覺得應該有行情。”炒股5年的
下午3時30分,記者在市區一家證券公司的大廳內看到,雖然主盤已經停盤,還是有一些股民手里端著茶杯,坐著、站著,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電視里播出的關于創業板相關的每個報道。
股民開戶率頗高
對在創業板開戶,我市投資者的熱情也很高。民生證券駐馬店營業部客戶經理鄭經理說:“在剛開始辦理創業板開戶時,開戶人數非常多,進入8月份則是門可羅雀;到了9月底,每天的開戶數又劇增。目前,我們公司已經有6000多戶。”
據業內人士介紹,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有意投資創業板的股民基本上都辦理完畢了開戶手續。根據市區幾家證券公司的統計,目前我市在創業板開戶的股民不在少數。
股民觀望氛圍濃厚
雖然開戶創業板的股民非常多,但仍有很多股民對創業板持觀望態度。
50歲的老股民莫先生在一個月前就在創業板開戶,他表示,開戶創業板只是提前準備。“不管以后炒不炒,先開戶再說,為以后投資做準備。”他認為,創業板的風險大過主板,為了避免風險,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投資者何時投資創業板呢?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首批企業上市半年之內,有可能成為投資者的最佳投資期。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創業板的運作情況還不明朗,因此他建議投資者即使開了戶,也不要急于買賣。他說,創業板企業股本規模較小,面臨市場炒作的可能性比較高;而且,由于供不應求,首批上市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已經超過了50倍,所以在開盤首日,投資者務必要保持清醒頭腦,避免盲目跟風,以免高位套牢。
此外,記者提醒,算上今日,距離周五創業板正式交易沒有幾天了,也就是說,不足兩年股齡的投資者想要在創業板正式交易首日參與交易,必須在一周內完成開戶。

圖為市民正在填寫申購創業板申請。 記者 李小龍 攝
專家提醒:創業板不是散戶的狂歡
創業板的啟動將造就一批億萬富豪,僅根據28家創業板公司披露的股東持股數量和發行價計算,已有74位身價過億。
有分析人士認為,60倍左右的市盈率是“合理”的,因為根據國外經驗,創業板的總體平均市盈率高于相應主板市場,且創業板具有高成長的特點,意味著3~5年后其價值成長便可支撐其價格,因此創業板股票有理由享受高溢價。但如何為高成長估值恐怕對很多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投資者在看到了高成長的同時,卻沒看到高風險的一面。
專家提醒投資者,創業板企業可能存在五大風險:第一,公司經營風險,創業板的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小公司具有高度的不穩定性,不僅成長容易受到阻礙,甚至企業的生存有時都會發生問題;第二,技術風險,盡管有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強,但有些技術可能產生失敗或者是被別的新技術所替代;第三,規范運作風險;第四,股價波動的風險,股本小,股價容易被操縱、惡炒;第五,估值風險,股票不可能無限期地背離企業的基本情況,一輪暴漲暴跌后,買單的仍然是普通投資者。事實上,在成熟市場上,小股票相對于藍籌股,往往沒有市盈率上的優勢,甚至可能更低。據說,巴菲特從未染指過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因為技術變化很快,一旦跟不上技術變革,企業的成長性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出現虧損。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