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院辦經濟”紅紅火火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班鴻運)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省敬老院建設先進縣的上蔡縣,把敬老院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強力推進,創新敬老院管理機制,積極引導鄉鎮敬老院發展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班鴻運)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省敬老院建設先進縣的上蔡縣,把敬老院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強力推進,創新敬老院管理機制,積極引導鄉鎮敬老院發展“院辦經濟”,走以院養院、以院富院發展之路,既彌補了敬老院經費不足,又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準。至2007年底,該縣已提前3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的目標任務。上蔡縣的做法得到國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被稱為敬老院管理的“上蔡模式。”
超前謀劃,拓展發展空間。在敬老院建設中,該縣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敬老院建設水平10年不落后的總體目標。規劃設計方面,在保證可容納本地60%以上五保對象的基礎上,適當擴大建院規模,要求敬老院五保老人人均占地不少于0.2畝、菜地不少于4畝,每所敬老院占地在20畝以上,為發展“院辦經濟”、推動敬老院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示范帶動,打造特色產業。在“院辦經濟”的發展中,該縣確定了蘆崗鄉、黃埠鎮、東洪鄉等六個鄉鎮的敬老院作為“院辦經濟”示范點,組織鄉鎮人員進行實地觀摩,通過示范點的成效,引導各鄉鎮敬老院利用土地、人力資源,積極開發種植、養殖、加工等短、平、快項目。在典型的示范帶動下,目前,全縣24個鄉鎮敬老院都新上了項目,初步形成了以黃埠鎮敬老院的溫棚蔬菜、東洪鄉敬老院的豆制品加工、齊海鄉敬老院的粉條加工、崇禮鄉敬老院的食用菌養殖、楊集鄉敬老院的文化用品生產等特色產業。楊集鄉敬老院還建起以優質糧種培育開發為主的“民政莊園”,年收入達200萬元。目前,敬老院不僅建起了設施齊全的“老年公寓”,還為在這里居住的100多位五保老人購買了健身和娛樂器材,組建了老年演出隊,實現了院落園林化、食宿賓館化、服務系列化、活動經常化,被命名為“全國模范敬老院”。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