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視人的編輯意識
摘要: 王軍委 電視新聞是通過電子手段對新近發生或發現的實事進行報道。電視新聞作為一種新聞傳播手段,比其他媒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也正以及時性、真實性、直觀性、現場感和視聽結合、聲畫并茂的特點
王軍委
電視新聞是通過電子手段對新近發生或發現的實事進行報道。電視新聞作為一種新聞傳播手段,比其他媒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也正以及時性、真實性、直觀性、現場感和視聽結合、聲畫并茂的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關注。但電視新聞不是某一個人的作品,而是一個大家合作的結晶,它需要采、編、播新聞工作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著編輯意識干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才能使電視新聞這一集體智慧成果更加出彩,更加吸引觀眾的視線,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所謂編輯意識,是指編輯工作者基于長期的編輯工作實踐及理論學習而形成對所報道的新聞和對電視受眾的一種系統化的情感把握,也是一種長期形成對新聞及其受眾的把關意識和心理反應。
編輯意識是編輯具備的基本素質
有人說搞電視新聞這一行要時刻繃緊一根弦,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我認為這根弦就是編輯意識。電視新聞編輯可謂是電視新聞的“頭腦”,是新聞各個環節的把關者,編輯意識的強弱也是電視新聞成敗的關鍵。因此,從稿件的選擇、修改、加工、編排到后期的編輯制作等工作都要牢固樹立編輯意識,對新聞和受眾深入研究,加強編輯基本功的訓練,提高自己的編輯水平,提高宣傳質量,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務廣大電視觀眾,滿足受眾的需求。
新聞記者要有編輯意識
目前,一般的電視新聞單位里,記者和編輯的分工是不同的,記者屬于新聞前期工作,負責新聞的采訪和拍攝,通常不參與后期新聞工作。但是這種傳統的分工也在悄然地發生變化,現在我所在的新聞單位中的記者不但采訪、拍攝,而且也參與后期的編輯工作。因此,編輯意識也在采編的實踐中慢慢滲透到記者的工作當中。因而,記者是否具備編輯意識也就成為決定新聞作品好壞的關鍵所在。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既采訪新聞事實,又在同一時間拍攝新聞事件的現場情況。大多時候,記者拍回來的新聞基本上已是成品了,所以記者在拍攝新聞時要帶著編輯意識,考慮到后期編輯制作時畫面的過渡、段落的銜接、字幕的疊加等因素,從而相應調整畫面構圖、拍攝角度和技巧。拍攝時眼里像過電影一樣要有編輯意識,腦子里還要裝著受眾,了解新聞面向的受眾類型及其心理需求,使自己的作品內容實用,貼近生活,能反映群眾的呼聲,關注平民百姓的社會生活、喜怒哀樂,善于從觀眾的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是新聞價值得以最大體現,更有針對性,更受群眾歡迎。
新聞主持人應具有編輯意識
主持人在現場一定要有編輯意識,首先要了解新聞事件的內容和相關背景知識,要考慮怎么樣引領觀眾走進現場,使觀眾身臨其境,產生參與感。其次要把握好哪些問題可以通過畫面來反映,哪些后期編輯時畫面無法表現或很難表現出來必須用口頭敘述效果才好,同時在采訪時與采訪對象和觀眾如何交流等,對采訪對象的情況和觀眾的感受要做到心中有數。工作中不但要有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還要具有一定的編輯意識和能力,即將播出的新聞能否把握好,主持人這一關至關重要,這也是對主持人是否具備編輯意識的一種考驗。這時,主持人就應該及時把好這一關,及時排除和避免錯誤發生,使新聞更精益求精、更通俗易懂,使自己的主持風格更受觀眾的喜愛,是電視新聞多出精品,給觀眾送去更多、更精彩的聞節目,滿足廣大電視受眾的精神需求。(作者單位:上蔡縣廣播電視局)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