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河南——決勝“十四五”丨穿越時空,古地名如何成為金招牌
摘要:首先是為古地名鎖定現代區域,古地名和現代行政區域往往并不完全重合,需要一個核心地標作為其古地名的“代言人”。同時要講好傳統文化故事,做好場景塑造,擴展文化內涵等,將古地名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民俗等文旅元素有機整合,由古地名的名字上升到完整的文化生態。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瑩瑩
近日,省民政廳印發通知,正式將124個地名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名單包含了13個千年古縣、55個千年古鎮和56個千年古村落。杞縣、朱仙鎮、函谷關、北舞渡……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沉淀千年的故事。
在文旅融合日益深入的今天,該如何把“說頭”轉化為“看頭”,讓這些沉睡在古籍與地圖上的古地名“活”起來,“走”進游客的行程與記憶里?
地名留住鄉愁,也拉來游客
我省此次公布的124個地名,其價值遠超名字本身。它們是河南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的核心見證,其中每一個都歷經朝代更迭而未改其名,承載著特定的風土人情與集體記憶。
“這次公布的歷史地名,從縣到鎮到村,應該說體系非常完整。例如博望、包信、虎牢關等都是歷史地名,也可以說都是河南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新斌說。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旅游的本質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看山看水”轉向“尋根尋魂”。對于游客而言,古地名就是一個個打開煙火氣的“鑰匙”。
保護文化地名,不僅是在保護歷史的延續性,更是在保護游客“出發的理由”。它們是游子心中抹不去的鄉愁,也是外地游客心向往之的“詩與遠方”。
從有名到有景,給千年地名找個“新活法”
擁有資產并不等于擁有收益。相關專家表示,許多入選的“千年古縣”或“古鎮”目前仍存在名字響亮,但場景模糊的問題。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此次入選名錄的淇縣紂王殿村,就是一個典型的“地名IP”轉化案例。該村通過保護傳統的石頭民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豫北山鄉風貌,同時植入封神故事的講解與體驗,成功將一個深山古村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面對這些文化地名,如何將這些承載千年歷史的“古地名”轉化為可體驗、可感知的旅游新坐標?
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旅游管理與鄉村振興學院院長劉志恒指出,核心思路是從地名到地標,從歷史到場景,從感知到體驗。首先是為古地名鎖定現代區域,古地名和現代行政區域往往并不完全重合,需要一個核心地標作為其古地名的“代言人”。其次是發展文旅新業態,通過沉浸式體驗,通過AR實現歷史情景重現,開發沉浸式劇本殺等。
同時要講好傳統文化故事,做好場景塑造,擴展文化內涵等,將古地名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民俗等文旅元素有機整合,由古地名的名字上升到完整的文化生態。
跳出文旅看地名,這124個名字的價值遠不止于旅游觀光。這些看似響亮的“千年古地名”,實則是具有含金量的“地標IP”。同時,這124個星羅棋布的點位,也構成了河南最硬核的“文化旅游帶”,既連接了城市與鄉村,又貫通了歷史與現代。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