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成功觀測到星際天體阿特拉斯
摘要:通過天問一號團隊協同攻關,結合阿特拉斯的軌道特性、亮度特征、幾何尺寸、環繞器科學載荷技術能力,反復模擬計算與仿真推演,完成了觀測任務可行性評估,確定采用天問一號環繞器上攜帶的高分辨率相機,精心設計了關鍵成像策略,最終成功完成觀測。
中新網北京11月6日電 (馬帥莎 張未)記者6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近日,天問一號環繞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機成功觀測到星際天體——阿特拉斯(3I/ATLAS)。其間,天問一號環繞器距離目標天體約3000萬千米,是目前觀測該天體距離最近的探測器之一。

星際天體阿特拉斯與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相對位置示意圖(右圖是2025年10月3日相機拍攝時左圖的局部放大)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高分辨率相機獲取數據由地面應用系統接收和處理后顯示,圖像中該天體彗星特征明顯,由彗核及其周圍的彗發共同構成,直徑達數千千米。科研人員利用連續30秒拍攝的系列圖像制作成的動畫形象展示了該天體的運動軌跡。通過這些觀測數據,科研人員正進一步開展阿特拉斯的深入研究。
阿特拉斯的成功觀測是天問一號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務,利用探測器觀測暗弱天體為天問二號開展小行星探測進行了技術試驗,積累了經驗。
阿特拉斯于2025年7月1日由位于智利的巡天望遠鏡發現,是已知造訪太陽系的第三顆星際天體,沿雙曲線軌道穿越太陽系。該天體可能形成于銀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圍,推測年齡約30億-110億年,有可能比太陽系年齡還老,是探測系外行星成分、演化及早期恒星歷史的稀有樣本,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天問一號環繞器高分辨率相機拍攝到的阿特拉斯(成像時間10月3日,成像距離約2896萬千米)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天問一號團隊于9月初開始著手準備阿特拉斯觀測工作。由于該天體觀測距離遙遠(約3000萬千米),自身運動速度快(約58千米/秒),相對天問一號環繞器的運動速度更快(約86千米/秒),目標尺寸較小 (彗核直徑約5.6千米),在火星軌道上觀測亮度非常暗,拍攝難度極大,對火星環繞器姿態指向控制能力和成像策略都提出很高要求。
天問一號環繞器上攜帶的光學載荷原本是為拍攝明亮火星表面而設計,這是首次嘗試拍攝如此遙遠且相對暗淡的目標(比拍攝火星表面目標暗1萬到10萬倍)。通過天問一號團隊協同攻關,結合阿特拉斯的軌道特性、亮度特征、幾何尺寸、環繞器科學載荷技術能力,反復模擬計算與仿真推演,完成了觀測任務可行性評估,確定采用天問一號環繞器上攜帶的高分辨率相機,精心設計了關鍵成像策略,最終成功完成觀測。本次針對微弱探測目標特點,將高分辨率相機拍攝能力發揮到極限。
天問一號探測器于2021年2月進入火星環繞軌道,迄今已穩定運行4年8個月,狀態良好。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