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評丨守住中華文脈的根與魂——接續奮斗“十五五”之三
摘要:從新時代新征程端詳中華文明,站在中華文明的歷史坐標觀察中國式現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流。
“從‘宅茲中國’到‘何以中國’,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一座寶庫。深耕于此,久久為功,一個日新月異的河南,將更加有底氣、有實力向世界發起邀約。”
□河南日報評論員 悅連城
文化繁榮興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文化創新中勇立潮頭,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中原兒女責無旁貸。
從新時代新征程端詳中華文明,站在中華文明的歷史坐標觀察中國式現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流。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是黃河文化核心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里孕育了獨特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承載著中華文化主根主脈,在賡續中華文明、推動傳承發展上承擔著重要使命。
文化基因,在春風化雨中代代相傳。殷墟甲骨,記錄中原大地的風土人物,述說古老中國的風雨歷程;二里頭遺址,隱藏著文明之源的“密碼”,輝耀華夏之光;仰韶村遺址,勾勒歷史脈絡,中國現代考古學從這里誕生……近年來,我省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專項,“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成果,順利結項;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總數達到55個,繼續領跑全國,為深化踐行“兩個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位于鄭州商代都城遺址核心區的亳都·新象,開街當天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3600年鄭州商代都城遺址變身潮流集散地;2024年,河南博物院《瑪雅文明展》等“大文創”實現總營收6700萬元;殷墟博物館推出八大類400款在售產品,開館首年接待觀眾約180萬人次,文化創意產品年收入約1700萬元……文物活起來、文化火起來,文物、考古已經成為河南“文旅熱”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用新技術、新理念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基因,擴大文化產品的應用場景,才能在繼往開來中擁抱詩和遠方。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從“宅茲中國”到“何以中國”,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一座寶庫。深耕于此,久久為功,一個日新月異的河南,將更加有底氣、有實力向世界發起邀約。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