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
摘要: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也必須由各民族共同維護、鞏固和發展。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增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文章強調,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文章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各民族血脈相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根基。中華民族是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各民族只有不斷團結融合、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華民族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生動力。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也必須由各民族共同維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華民族鑄就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增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各民族經濟相依,是中華民族構建統一經濟體的強大力量。各地區各民族只有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經濟交流合作,才能更好推動國家經濟繁榮、更好實現自身經濟發展。各民族情感相親,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堅強紐帶。各族人民都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人心基礎。
文章強調,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在這片遼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