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生態之變丨我國成為全球增綠最多最快的國家
摘要:而同一時間,植樹造林也不斷向綠化空白處延伸,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造林超10億畝,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5%以上,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森林面積。過去這里黃沙漫漫,如今18條穿沙公路將560萬畝沙地切割成幾十塊,每塊沙地里,黃柳、檸條扎根生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要一茬接著一茬種,一代接著一代干,不斷增厚我們的“綠色家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大規模、高質量的國土綠化行動,中國成為這期間全球增綠最多最快的國家。今天的感知生態之變,就從西藏的一片原始森林看起。

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北京大學的科研團隊正在進行巨樹群落狀態調查。每秒鐘,200多萬個激光雷達脈沖點打入眼前這片原始森林,樹高、樹冠等信息被精準感知。研究人員感到驚喜的是,兩年前他們在這里發現的亞洲最高樹,在102.3米的頂端,如今又長出了新的枝葉。

北京大學特聘副研究員 任淯:這棵樹尖端原本是枯的,沒有這種嚴格的保護,這片區域它也不會重新煥發新的生機。

而曾經,由于過度砍伐、不當開發,不僅西藏,全國天然林都在持續退化。

轉機發生在2014年,國家率先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叫停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隨后從試點擴大到全國。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綠色越織越密。而同一時間,植樹造林也不斷向綠化空白處延伸,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造林超10億畝,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5%以上,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森林面積。
越來越多自然條件惡劣、生態脆弱的區域披上了綠裝。

內蒙古翁牛特旗,是京津風沙源之一。過去這里黃沙漫漫,如今18條穿沙公路將560萬畝沙地切割成幾十塊,每塊沙地里,黃柳、檸條扎根生長。綠進沙退,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利用測風儀、集沙儀觀測到這樣的變化,每年這里的揚沙從15次減少到3次,沙塵暴從11次減少到1次。
綠色正快速覆蓋著國土,衛星感知到百姓家門口更多的變化。

這是河南鄭州西流湖公園,賈魯河故道灘涂上3.2平方公里新增植被已綠樹成蔭。

這是山東日照臥龍山街道,近海養殖區、岸線破損處,蛻變為一條陽光海岸綠道。夜幕降臨,熱成像系統觀察到,這里每天約有2萬人次的流動聚集,十多種不同的運動模態,讓這條綠道煥發著勃勃生機。

山東日照市民 鄭芳:周二會跑銀河公園,周三會跑植物園,周四跑體育公園,周五跑鐵路公園。要山有山,要海有海,到處都是綠蔭。

安徽合肥市民 王璐:你看這綠色真是見縫插針,讓我們的生活的幸福感一下上去了。

今天的中國,綠墨潑染中華大地,書寫出新時代的“綠色奇跡”,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