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魏道德骨科醫院開展全國“愛耳日”義診宣傳活動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王志珊
2024年3月3日是第25個全國“愛耳日”。在這個即將到來的特殊日子,我院于3月2日上午由醫務科帶隊,在我院開展了“全國愛耳日”義診宣傳活動。引導群眾關注耳朵的健康,聆聽生活的美好。及時發現聽力障礙,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通過懸掛條幅、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聽力健康有關知識和??品啦≈R。并向他們認真講解影響聽力的原因,引導大家遠離損傷和危害聽力的物品,改變有損聽力的不良習慣,做到科學用耳,健康養耳,衛生健耳的習慣,有效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此次宣傳教育活動,讓群眾掌握基本的聽力健康生活常識,培養他們正確的就醫理念,使群眾對聽力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
耳朵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之一,除了有聽覺功能之外,還承擔著維持平衡的重要角色。關愛耳朵、健康聆聽從平時做起。

避免耳朵進水
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讓耳朵進水,因為進水后容易引發感染。洗澡或游泳時,不慎進水怎么辦?
我們應該側身或利用單腳跳、咀嚼等方法將水排出。如果耳朵進水后出現耳朵疼痛、眩暈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避免接觸噪音
噪音是導致聽力損傷的常見原因之一。工地、大賣場、集市等這些地方很容易被大家識別為噪音場所,但實際上音量大的音樂場所同樣對聽力不友好,如酒吧、KTV等。
當周圍環境出現大聲噪音時,可以用手捂住耳朵,以免鼓膜受到傷害。長時間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應該佩戴耳塞,適當保護鼓膜,少去酒吧、KTV等高分貝場所,不要長時間“沉浸”其中。

不要長時間戴耳機
“耳機一戴,誰都不愛”、長時間“煲電話”是一些現代人常見的習慣,長時間高音量使用耳機會引起聽力慢性損傷,甚至導致噪音性耳聾。
建議戴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音量也不要調得過大。
避免頻繁掏耳朵
掏耳一時爽,但頻繁不正確的掏耳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和鼓膜,引發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甚至影響聽力,醫學上并不提倡頻繁掏耳。
正確的清理耳朵方法是用棉簽沾酒精輕輕擦拭,外耳道深度約為2.5~3cm,挖耳時不可過深。少量的耵聹有抑菌作用,耵聹碎屑一般可自行排出,如果長時間不掏耳朵,形成大塊硬結的耵聹,應到耳鼻喉科就診取出。

正確擤鼻涕
擤鼻涕時應注意,手指只能壓住一側鼻翼,再擤出另一側鼻涕,切勿同時捏住兩側鼻翼而用力呼氣,因為鼻腔后部與中耳腔通過咽鼓管相通,擤鼻不當會將鼻腔內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從而引起中耳炎。
科學飲食
健康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鋅、鐵、鈣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有利于擴張血管,改善內耳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耳朵不適 及時就醫
避免熬夜、精神緊張焦慮、過度勞累以及不健康飲食等因素,當耳朵出現癢、痛、耳鳴、耳悶、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聽力下降等癥狀時,應立即就診。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