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米”字高鐵網助力中原騰飛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逐步建成‘米’字形高鐵網,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了高鐵直連,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合作提供了戰略樞紐和通道。”
新華社記者 翟 濯
金秋時節的中原大地,一輛“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列車正疾馳在濟鄭高鐵濮鄭段上。在鄭州工作的濮陽市民張先生,不到一個小時便從鄭州回到了濮陽。“坐高鐵上下班,省時省心。”
不久前,濟鄭高鐵濮鄭段正式開通,鄭州東到濮陽東最快52分鐘就可到達。這不僅填補了豫東北地區高鐵空白的歷史,還意味著河南所有省轄地市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美麗的中原大地上,如今一幅巨大的“米”字形高鐵網的壯美畫卷令人驚嘆。
從2010年2月鄭西高鐵正式投用,到2022年6月濟鄭高鐵濮鄭段建成通車,這個“米”字形高鐵網,不僅承載著無數中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正助力中原經濟實現高速騰飛。
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興材料是中部城市鄭州的支柱產業,同時也是西部直轄市重慶的重點產業。隨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鄭渝高鐵全線貫通,兩座長江與黃河邊上的城市實現了更廣泛的要素流動,相關產業供應鏈協作更加密切,物流運輸的時空成本大大降低。
“2008年,我們從河南發一車貨到重慶,需要三五天甚至一周,現在只需要一兩天。”重慶市豫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周偉杰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做市政設施新材料產銷,鄭渝高鐵的開通,進一步拓展了產品輻射力,給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目前,作為“米”字形高鐵網中心的鄭州,已形成輻射河南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高鐵助力下,鄭州年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批國家平臺陸續落地。
不只是鄭州,在高鐵的帶動下,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經濟活力日趨彰顯。“米”字形高鐵網鄭阜高鐵開通一年后,許多在外打拼的周口商人乘高鐵回家創業。2020年,周口舉辦首屆周商大會,簽約項目31個,總投資達429.7億元。
許昌鄢陵是長江以北規模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銷售集散地,鄢陵站所在的姚家村,是花卉苗木種植的明星村。得益于京廣、鄭渝和鄭阜高鐵的開通,姚明輝的生意近兩年越做越紅火。
“我在杭州經營一家園林綠化公司,從南方引進名貴樹種到鄢陵移植,經常兩地奔波。現在高鐵通到了家門口,將鄢陵與杭州間的通行時間縮短到6小時以內,給我的生意幫了大忙。”姚明輝說,近幾年,他的公司年交易額都在百萬元以上。
隨著省內高鐵網不斷完善,河南高鐵運營里程已超過2000公里。高鐵網覆蓋了河南大部分產業集聚區,大大提升了它們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近年來,河南形成了2個萬億級、5個3000億級和1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高鐵成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河南物流格局。以前,京廣、隴海等鐵路干線運能相對緊張,貨物列車在旅客列車間“見縫插針”開行。而在2012年到2021年之間,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貨物發送量增長了510.9萬噸。這些增量中,蘊含著高鐵開通為既有線路騰出的貨運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逐步建成‘米’字形高鐵網,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了高鐵直連,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合作提供了戰略樞紐和通道。”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河南大學教授耿明齋說。
(新華社鄭州9月28日電)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