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建強高校創新發展研究院
摘要:其實,創新的過程更像是一種演化,每一個關鍵的發明都建立于前一個發明之上,并且讓下一個發明成為可能,而非一種驟然而至的革命。
□ 吳燏函
晴空朗朗,清風徐徐。近日,河南省教育廳公布了“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庫影響力十強”名單,黃淮學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排名第二的佳績成功入選。這是黃淮學院繼躋身首批“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庫建設單位”之后取得的又一突破。
近年來,黃淮學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聚焦鄉村振興、城鄉社區治理、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金融服務創新、地方產業發展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社會服務,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如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交叉學科、新興學科不斷涌現,學科協同成為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的一條必然路徑。如果忽視這一點,就勢必導致“小白鼠效應”。在這種大趨勢下,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高校作為智力和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和深厚稟賦。
創新往往不是突然發生,而是一個漸進演化的過程。一說起創新,大家最先想到的,或許是牛頓在蘋果樹下的靈光乍現,或者是阿基米德洗澡時另辟蹊徑的“尤里卡時刻”。其實,創新的過程更像是一種演化,每一個關鍵的發明都建立于前一個發明之上,并且讓下一個發明成為可能,而非一種驟然而至的革命。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高校必須立足自己學科齊全、人才密集和對外交流廣泛的獨特優勢,以創新聯合平臺構建集聚創新要素資源,讓物理空間上的“科研密度”通過“化學反應”,不斷轉化為全社會的“創新濃度”。
創新往往不是“單兵突進”,更多是“并行推進”。《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曾在《科技想要什么》一書中提到,6個不同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在同一時期發明了溫度計,5個人發明了電報,4個人發明了小數,3個人發明了皮下注射。扎堆集聚,才能抱團崛起。高校不僅要發揮好傳道授業解惑的“傳播功能”,還要注重發展“制造功能”,善于激發人才潛能,讓一個個“發明家”“創新家”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
出彩十年,創新發展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廣泛共識、實際行動,成為現代化駐馬店建設的主旋律、最強音。錨定“兩個確保”,全面實施“十大戰略”,不斷建強高校創新發展研究院,我們就一定能將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優勢,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